重生的区块链,新世界里的新玩家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当区块链被明确定义为新基建的时候,它的发展正在进入到新的十字路口。从表面上看,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实质上,挑战其实依然还在持续。

  孟永辉 原创  ·  2020-04-26 13:40
重生的区块链,新世界里的新玩家 - 金评媒
作者: 孟永辉   

/孟永辉

 

当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识多一分,其中的狂热和浮躁就少了一分。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就在经历这样一种发展状态,告别了资本的鼓噪,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识开始变得客观而全面。回归技术本身,同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一道成为新基建的一份子,正是区块链回归正道迈出的重要一步。伴随着新基建的开启,有关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和模式都将会经历一次嬗变,区块链技术将真正从理想照进现实。

 

其实,对于区块链有远见的人早就已经开始躬身到技术研发的潮流里,他们通过精耕区块链技术不断探索着区块链应用的可能性。阿里的蚂蚁区块链、百度的超级链以及其他专业公司的区块链项目无一不是把技术当成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因为如此,即使区块链市场的洗牌再腥风血雨,它们依然在寒冬期寻找着发展的新机会,并且真正存活了下来。

 

可以想见的是,缺少了资本的支持,这些专注区块链技术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他们能够在如此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存活下来,同样说明区块链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区块链被明确定义为新基建的组成部分,它的未来发展将会愈加清晰,并且将会成为驱动下一轮产业化变革的重要利器。一个褪去浮躁的区块链时代正在来临。

 

涅槃重生,区块链走在新十字路口

 

回顾区块链的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一路走来,区块链历经磨难。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更显示出区块链本身强大的生命力。笔者始终相信,每一次的磨难对于区块链来讲都是一次成长,当这一系列的磨难关卡被突破之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必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当区块链被明确定义成为新基建的一种,恰恰说明,区块链已经涅槃重生。

 

正所谓危机并存,从表面上看,区块链开始从人人喊打变成了名正言顺,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其实同样正走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这样一个新十字路口,区块链需要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继往开来,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需要衔接。其实,早期的区块链应用基本上是以发币或者ICO为主,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应用。当发币或者ICO缺少了真实项目的支持之后,所谓的发币或者ICO到头来都是空气币。于是,有关区块链的质疑和监管开始产生,并且开始把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了深度调整期。

 

所谓的深度调整期,其实就是把技术当成是区块链的底色来看待,而不再是一味地发币或者ICO。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那些以发币或者ICO为噱头的虚假的区块链项目的确得到了扼制,但是,区块链技术就仅仅只是停留在了技术本身,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闭环。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支撑,以技术为导向的区块链发展或许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因此,在深度调整期,真正能够活下来的区块链玩家基本上背后都有强大的母体作为支撑。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深度调整期之后,它依然要回归到应用本身,因为只有这样,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闭环。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其实同样正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如果区块链的技术与应用之间无法有效进行衔接的话,所谓的势能累积是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即使是在区块链被明确定义为新基建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法找到区块链发展的正确模式。

 

区块链的公链与私链之间需要打通。区块链一直有公链和私链之说,但是,公链和私链之间一直都缺少一个沟通的桥梁。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走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对于公链和私链的打通直接关系到区块链的未来。因为如果区块链的公链和私链不进行打通,区块链对于行业的底层改造带来的效率就无法进行提升。

 

在我看来,对于区块链的明确定义其实是打通公链和私链的第一步。当区块链明确定义为新基建之后,基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参与将会为打通公链和私链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在国家和政府的参与下,以往区块链市场无法得到解决的公链和私链的难题将会被解决,从而可以把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公链和私链打通之后,区块链市场的乱象将会由于国家和政府的参与减少诸多乱象,区块链将会回归到它应该回归的位置。当区块链的公链和私链被打通之后,区块链将不再是一个脱节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相互联通的存在。这个时候,区块链的效用才能真正发挥到最大。

 

区块链的孤立与封闭需要被解决。有关区块链市场调整和洗牌的持续,其实正在把区块链推向孤立和封闭的深渊。这其实是与区块链的本质相背离的。在我看来,区块链的本质决不是一味地孤立和封闭,而是开放、开源和生态。当区块链涅槃重生,被明确定义为新基建的组成部分之后,我们需要把孤立和封闭进行解决,进而去构建一个广阔的生态体系。

 

从表面上看,我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法律公正、版权保护、保险等领域的应用,但是,仅仅只是把区块链应用到这些有限的领域依然无法真正构建起区块链市场强大的生态系统。解决区块链的孤立和封闭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区块链带入到寻常百姓家,而不是一味地保持自身的高冷。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行业应用起来,让更多的技术参与其中,才是区块链真正告别孤立与封闭的关键所在。当区块链的生态体系被建构完成,区块链便不再是一个孤立和封闭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享有的存在。这个时候,区块链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小众和非主流。

 

当区块链被明确定义成为新基建,一度被逼退到旮旯里的区块链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涅槃重生。然而,在这样一个阶段,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其实走在了十字路口。将技术和应用桥接起来,将公链和私链进行打通,建构多元且庞大的生态系统,区块链行业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新世界开启,谁才是真正的区块链玩家?

 

当区块链行业开始涅槃重生,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徐徐开启。此刻,那个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上链的时代或许早已不再,只有真正能够把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联通,把公链和私链连接,能够建构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的区块链玩家,才是未来市场的主导者。

 

精耕技术者。既然区块链是一个技术,对于它的丰富与发展才是保证它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少不了有精耕技术者的参与。只有这些精耕区块链技术的人,才能不断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向前。当区块链被定为成为新基建的组成部分,对于技术的渴求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精耕技术者的参与。

 

通过他们的参与,区块链技术才能不断进化和迭代,它才不会仅仅只是一种衍生于数字货币的技术,而是有了更多新技术元素作为注脚。当精耕技术者不断参与其中,区块链才不会是一个封闭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开源的物种,它的发展才能不断进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精耕技术者将会成为未来区块链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只有这样,区块链技术才能不断被丰富和完善,区块链的应用才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数字货币身上,而是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当中找到新的发展可能性。

 

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区块链在未来将会被用作诸多行业的解决方案。因此,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其实就是在构建技术和应用之间的桥梁。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脱节的时刻,他们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另外,当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其实正在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消费互联网时代的C端用户已经被产业互联网时代的B端用户所代替,对于B端用户来讲,他们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C端用户那样的商品,而是需要真正可以给他们的传统生产流程和逻辑进行深度改变的解决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同样是一个主要玩家。当我们把区块链的技术转变成为解决方案之后,区块链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区块链技术研发者,还是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其实都需要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来参与。

 

元素流通的驱动者。区块链其实就是通过发挥个体的积极性来减少成本,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如何让个体高效地进行流动,才是保证区块链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驱动区块链的元素更加高效地流动的参与者们不会缺席。

 

元素流通的驱动者并不仅仅只是包括在合规条件下的交易所,而且还包括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法定数字货币以及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大型平台。当这些元素流通的驱动者开始出现之后,区块链行业才能真正跳出封闭与孤立,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因此,元素流通的驱动者同样是区块链行业未来的主要玩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玩家基本上都是比较权威,比较具备法定属性的存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告别早期区块链的乱象,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区块链被明确定义为新基建的时候,它的发展正在进入到新的十字路口。从表面上看,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实质上,挑战其实依然还在持续。找到这个阶段的真正玩家,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告别无序与混乱,真正进入到一个客观、理性的发展新阶段。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