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或成老百姓第三份基础保障 预计2022年参与人数近5亿
【摘要】大众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正在推动网络互助行业快速发展。12月26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未来三年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网络互助参与用户超2亿,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

大众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正在推动网络互助行业快速发展。12月26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未来三年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网络互助参与用户超2亿,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
2011年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诞生。此后,网络互助行业经历了兴起、粗放发展、大量倒闭的调整期。2018年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问世,以“免费加入、后分摊费用”的模式,一方面降低了互助保障的门槛,一方面避免了资金池的问题。
随着相互宝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互助行业也被重新带热,吸引更多互联网企业入场。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京东、滴滴、苏宁、奇虎360、美团等平台,在2019年先后推出各自的网络互助产品。目前,国内网络互助行业的用户规模超过了2亿,其中相互宝的成员数就超过了1亿。
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网络互助产品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和下沉城市人群的健康保障。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47.8%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此前,相互宝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其1亿成员中,1/3来自农村和县城,近6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30%被访成员年收入低于5万元。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认为,相互宝的出现,让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用较低成本增加一份基础保障,可以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
同时,网络互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众的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推动了健康保障教育。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受访网络互助参与者中,41.7%也投保了商业保险,较未参与人群高出近三成。
报告认为,网络互助具有低使用门槛、低成本的优势,在信用体系保障下,未来三年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2年网络互助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人”。
不过,报告也提示,网络互助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比如预付费和资金池的问题、信息真实及平台透明度问题等。目前的互助平台中,只有相互宝等少数平台实现了实名制和无资金池。其余互助平台中,约50%的平台没有实行实名制,大约75%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不实名、有资金池是互助平台风险的根源,会导致欺诈案件、资金跑路等问题,损害社会信任和消费者的权益。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一年,网络互助行业会出现用户、平台、监管都认可的模式标准,保证互助平台的规范发展。其中,实名制、无资金池可能会成为行业通行规则。以相互宝为代表的模式,可以为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照,有利于推动网络互助行业的规范发展。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 【最新档期确定!】2022第三届金融服务创新与客户体验峰会定于9月开幕!
-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
- ZD GROUP荣获“2023最具影响力海外金融服务机构”称号,助推金融科技发展
- 【历届系列回顾】 继往开来,第十七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大会于3月上海再起新征程!
- 宜信财富:不忘初心,极致热爱,将继续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 数聚中卫,算引未来 2023 云天大会成功举办
- STIF2021国际科创节暨2021数服会落幕,300头部品牌共议数字化转型
- 2022国际绿色零碳节将筹备举行,迈向碳中和之路
- 相互宝成员两年救助8.5万人,大病互助计划2020年分摊91元
- 捷信发力线上主动转型求变 加速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