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5年验证自身不凡实力与战略 开启数字科技定位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06-05 09:45

京东金融在去年的7月份获得了一轮新的投资,这次的投资来自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设、和中信资本四家中字头投资机构,总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

这次的投资让京东动金融的数字科技定位逐渐浮出水面。就在京东金融官方披露融资消息的同时,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而且随着京东金融的官方微博、抖音、头条号认证名称的更新,变更为“京东数科”让陈生强的一番剖白更有了一些板上钉钉的意味。据消息,未来京东数科将作为集团整体品牌对外呈现,由于京东金融业务边界的拓展,数字科技这一表述更能体现集团整体定位。

 其实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更名也好,战略也好,定位也罢,其升级迭代背后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就京东金融来看,回溯京东金融独立运营之初的发展脉络,今朝的一切已然有迹可循。

在2015年10月,京东金融首次向外界透露出不同于主流声音的战略信号。当时,陈生强首次辩证了金融与科技的关系,提出了京东金融的金融科技定位,并对定位予以了服务金融机构的释义。一时间,外界对这一信号大呼猜不透,看不懂。到了2016年,金融科技大火,业界有人喊出“颠覆”、“挑战”金融机构的口号,陈生强又一次“逆时而动”,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冷静的反对,他指出,金融科技对于传统金融业,不是“挑战”而是“连接”, 金融科技服务是“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服务,从而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2017年,陈生强更是明确提出了“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这一观点,意味着他对金融和科技理解的辩证法再次升级。从这一更为明晰的提法中以管窥豹,可以看出京东金融的战略目标并非再造一个金融领域的庞然大物,京东金融似乎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做的更多,走的更远,同时也走的更稳。

而这些猜测也是随着京东金融一步步的布局中得到了印证,在2016年9月份,京东金融正是成立金融科技事业部门,加快了金融科技输出的步伐;2017年11月,京东金融推出了京东金融云,成为行业首个提出FaaS(Fintech as a Service)的科技公司;2018年2月,京东金融成立城市计算事业部,进军“数字城市”业务,并宣布将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招致麾下,担任其城市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及京东城市研究院院长。

在不少的外界人眼中,京东金融这5年来的布局进阶之路似乎并无章法头绪可言,但是其背后的草灰蛇线其实早已悄然浮现,一切都隐藏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的话里话外。回顾陈生强不同场合的发言,京东金融5年飞速成长的故事中,其草灰蛇线从核心能力上来看是数据与技术,从企业价值观来看是对长期价值的坚守。

从核心能力的视角出发,一切的不理解与猜不透都拨云见日,变得明朗起来,无论是最早的供应链金融与消费金融,还是到后来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数字城市开拓,这些业务板块无不与数据与技术相关联,在数据与技术的土壤上,京东金融这颗大树上投向不同方向枝叶的生长都有了根基。可以预见的是,基于其逐渐明朗的数字科技定位,京东金融未来势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让数据与技术的土壤更具养分。

京东金融在过去的5年中验证了其不凡的实力与战略的先行,而开启全新数字科技定位的京东金融能否在未来充分的发挥战略先手的局势,给广大的用户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一切尚待考验与揭晓。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