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引导险资入市 市场或迎万亿增量资金
【摘要】由于资金体量庞大,险资动向始终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由于资金体量庞大,险资动向始终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险资权益投资比例拟提升至40%的消息引发热议,多家险企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截至目前,提高险资权益投资占比的相关正式文件暂未下发,但这一消息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同时,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的政策不论对险企自身收益还是对资本市场,均有积极意义。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监管指标将股票、股权统称为权益类资产,并设置30%投资比例上限。据长城证券研报测算,以2019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资金增量撬动二级市场。因此,如果权益投资比例提升至40%,理论上将给市场带来万亿增量空间。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险资近年对权益类资产投资相对谨慎。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为70%-80%;权益类投资占比较小,在15%-25%之间。某寿险公司资管人士表示,短期看,权益投资上限提高10%无疑对市场信心有提振作用,但险企配置权益类资产要从风控、市场点位等因素综合考虑,险资应该不会立即入市,而会选择择机加仓。
除了可能在权益投资比例方面“松绑“外,自去年末以来,监管部门密集发声,持续扩大险资投资范围。去年10月,为拓宽险资股权投资的范围,《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长期来看,由于保险资金的规模比较大、负债久期比较长,因此它会更加偏好价值投资,引导其入市,有利于提高A股市场的机构化水平,建设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进而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不过,受访专家指出,对险企来说,权益类投资占比提升或为“双刃剑”:一方面,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为险企带来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可能会带来投资收益的大幅波动。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疾风实验室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POS机套现百万将被立案;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6.9亿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卫龙香港IPO定价10.56港元;美国大型床垫制造商席梦思申请破产;法拉第未来将于明日公布FF 91车辆交付计划
- 情报 | 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亮相;巨人集团回应史玉柱新增股权冻结;爱驰被曝已人去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