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通关6月就位!战投开始接洽发行人,首批挂牌或不少于30家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继科创板第一轮全网测试间隔一周之后,上交所与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再度于5月18日组织了科创板业务第二次全网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科创板股票新股发行申购容量测试、科创板股票订单申报性能测试、主板各类产品订单申报测、科创板业务功能测试等。

  一米可爱  ·  2019-05-22 13:14
科创板通关6月就位!战投开始接洽发行人,首批挂牌或不少于30家 - 金评媒
来源: 新经济e线   

继科创板第一轮全网测试间隔一周之后,上交所与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再度于5月18日组织了科创板业务第二次全网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科创板股票新股发行申购容量测试、科创板股票订单申报性能测试、主板各类产品订单申报测、科创板业务功能测试等。

从目前券商科创板交易系统测试进展情况看,有券商经纪业务人士预计,5月底、6月初或进行最后通关测试,通关测试完成后,这意味着券商科创板交易系统将全线准备就绪。

“目前,科创板整体推进速度和节奏都是非常快。如4月份出台的业务指引就包括了发行承销业务指引、战略配售以及中国证券协会发布的关于询价业务的相关执行细则。接下来,还会有一些具体的业务规范相继发布。”对此,有战略投资机构人士告诉新经济e线。

“不过,就战略投资人而言,由于其并不参与新股询价,只是被动接受发行价格。因此,有些战投与相关发行人提前接洽沟通和私下路演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该人士表示,“料首批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企业数量将介于30家-50家之间。”

另据新经济e线了解,有些基金公司为了尽快搭上科创板快车,不惜申请将旗下存量债券基金直接转型为科创板基金。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中银国际证券申请变更注册,将旗下“安睿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转型为“科创板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金鹰基金也提出变更注册申请,将金鹰添利中长期信用债债券型基金变更注册为金鹰科技先锋混合型基金。

此外,就在5月21日当晚,上交所公布了对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万久清、莫鹏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该两人受中金公司指派,在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担任具体负责人。

上交所称,万久清、莫鹏作为保荐工作具体负责人,擅自多处修改了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经营数据、业务与技术、管理层分析等信息披露数据和内容,并由此同步多处修改了上交所问询问题中引述的招股说明书相关内容。

上述修改,未按上交所要求采用楷体加粗格式标明并向上交所报告,也未按照保荐业务执业规范和中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报送公司内核部门审核把关。上交所表示,该纪律处分决定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保荐代表人的执业质量评价和诚信档案。

 二轮问询或“人人有份”

最新统计表明,截至5月21日晚,全部110 家受理公司中已有90家接到上交所问询意见,其中超过80%已完成第一轮回复。

 5月21日晚新增5家第二轮问询回复

WechatIMG27.jpeg

来源:上交所

迄今,共计已有14 家申报企业完成第二次问询回复,分别包括中微半导体、微芯生物、睿创微纳、安集微电子、瀚川智能、华熙生物、天准科技、澜起科技、光峰科技、苑东生物、微创医学、博众精工、安恒信息、福光股份。其中,微芯生物还于21日当天披露了第三轮问询函回复。

业内预计,随着科创板问询进入高峰期,二轮问询或将“人人有份”。上交所强调,在首轮问询和回复的基础上,第二轮问询将更加突出重大性、更加聚焦关键问题、更加注重揭示风险。

相比之下,第二轮问询的提问方法与首轮问询也有所区别,更加精简扼要,更具整合性,已披露的第二轮问询,问题数量14个,较首轮问询显著减少。上交所称,如果仍然不到位,将刨根问底地追问下去,要求发行人进一步说明或者充分披露,要求中介机构进一步核实。

新经济e线注意到,二轮问询的问题主要针对首轮问询回复就发行人科创属性和技术先进性、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中法律合规性及财务真实性、科创企业成长发展中特有的风险等重大事项,是否说明白了、讲清楚了,相关信息披露是否达到应有的充分、一致、可理解要求。

此前,上交所就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问询回复进展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交易所问询的问题不少属于要求发行人“说明”事项,涉及发行人的历史沿革、股份转让、股权变化等方面。

发行人按照要求提交的“说明”事项,正是审核过程和审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通过审核问询的方式公开,事实上是将交易所审核工作更加透明地告知市场,接受市场的监督,投资者由此也能与交易所同步掌握发行人的相关情况。

据初步统计,在首轮问询中,“说明”事项问题约占10%,“核查”事项问题约占50%,“披露”事项问题约占40%。根据交易所审核规则,这些内容一旦公开,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就开始承担法律责任。

无疑,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是试点注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需要压实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把关责任。上述保荐代表违规行为发生,同时也说明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机构,在保荐代表人业务管理、保荐业务内部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就此,上交所已对中金公司另行采取了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督促其在科创板相关发行上市申请项目中,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和保荐代表人监督管理。

按照《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审核问询可多轮次进行。第二轮问询回复后,上交所认为仍需继续问询的,将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多轮问询;不需要继续问询的,将按照规则和程序进入召开审核会议形成初步审核意见、上市委审议、证监会注册等后续环节。

申报企业资质参差不齐

可见,从今年3 月22 日第一家晶晨股份公布受理文件至今,累计已有110 家申报企业获得受理,前后相距尚不足2 月,进展不可谓不神速。但在这一过程也暴露出公司及中介机构信息披露、问询回复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科创板上市适用标准

WechatIMG28.jpeg

新经济e线注意到,由于申报企业资质参差不齐,甚至已引发外界质疑,这些都给投资者在标的选择和估值定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前,上交所从预计市值、收入、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业务及产品等指标合计给出了9 套申报适用标准。

统计数据表明,上述110家申报企业中,超过一半公司营收规模在5 亿元以内,90%收入在20 亿元以内。同期,营业收入过百亿仅有三家,分别为中国通号(400 亿元)、天合光能(251 亿元)和传音控股(226 亿元)。

其中,2018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的为“九号智能”一家。截至目前,该公司由于其他原因而处于“中止审查”状态;而扣非后净利润则有三家企业曝出亏损,分别为和舰芯片、硅产业、先临三维。

整体而言,已申报公司中超过40%的2018 年扣非后利润落在5000万元~1 亿元区间,约36%的公司扣非后利润超过1 亿元。

从不同领域来看,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相关公司的营收和扣非后利润中位数均处于领先位置。其中,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营收规模中位数分别为6.4亿元和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中位数分别达1.05亿元和1.04亿元。

相比之下,生物医药相对最低,其营收中位数仅为3.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6500万元。

此外,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表明,有8 家不足10%,而10%~30%与30%~50%两个区间各自约占30%,另有8 家拥有翻倍以上的复合增速。

同期,2018 年扣非后利润增速各区间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其中有9 家为负增长,但有近30%的公司是翻倍以上增速。特别是节能环保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最快,新材料收入增速一般,但扣非后利润增速领先。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110家已申报公司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自由现金流为负,另有约12%的经营现金流为负。

对此,前述战略投资机构人士对新经济e线表示,对于发行人而言,科创板注册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盈利限制的放松,使得很多科技创新企业能够在发展的初期就能够从市场中获得直接融资的可能。

“因此,考量维度不仅仅是像原来A股市场中主体考量的是盈利能力,还会进一步采取预期的上市市值,现有的营收,以及研发费用的相关占比等多指标、多维度。”该人士直言。“包括像医药企业可能会考量新药的相关情况,可能还包括像一些VC投资情况等,通过上述标准和多维度去衡量发行人能否符合科创板上市的相关条件。”

对于投资者来讲,因为科创板是一个整体投资风险相对来讲更高,没有盈利基础要求的新市场,所以它对于企业发展的判断,给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投资人需要真真正正去阅读它的相关信息、资料,去得出正确的投资结论,而不能够仅仅依照是否通过了注册要求,拿到正式注册上市的文件进行发行,来确定这个公司是一个怎么样的公司。最终关键在于,投资人要真正能够理解清楚其投资价值。

从研发投入看科技含量

不可否认,科技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依赖长期有效的研发支出,同时具备较快的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和研发水平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如果从研发投入看企业科技含量的话,110家已申报公司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WechatIMG29.jpeg

统计表明,全部110 家申报公司研发支出合计约110亿元,占全部收入约6.5%。各公司研发支出中位数约4800 万元,占收入比中位数9.1%。其中,约1/5 的研发占比不足5%,但也有接近15%的公司研发占比超过20%。

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公司研发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其次为生物医药。

其中,全部110 家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合计约4.3万人,占全体员工数35.5%。各公司技术研发人员中位数为180 人,占员工总数比中位数34.6%,但分布相对分散,有3 家占比不足10%(福光股份、嘉元科技、天合光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有7 家占比超过80%,而从目前已申报公司来看,该领域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中位数53.6%亦远超出整体水平。

从专利数量来看,全部110 家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数量1.48万件,其中47%为发明专利。就公司个体而言,拥有专利数量的中位数为58 件,约12%的公司拥有专利数量为个位数甚至0,约27%的公司拥有专利数量超过100,前三甲分别是中国通号(1421 件)、博众精工(1131 件)和中微公司(951 件),但其中中微公司的发明专利占比高达84%。

对此,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18 年中、美市场整体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和2.9%,其中科技股研发费率分别为6.0%和10.7%。2013-2018年A 股科技行业研发费用复合增长33%,远超美国同类公司的13%。

迄今,科创板申报已受理百余公司2018 年整体研发费率6.8%,略低于纳斯达克100 指数成分股的7.3%,且明显高出沪深300 的1.3%与标普500 的2.9%。虽然2016-2018年的整体下滑趋势明显,但研发支出的增长趋势不变。

其中,信息技术接近美股,医疗保健整体高于标普500。科创板中半导体、制药板块的研发费率显著高于A 股主板,但与美股标普500 相关子行业相比仍落后。软件服务板块的研发费率与美股接近,这与中国市场上应用迭代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大联系。而医疗保健板块整体研发费率高于美国,其中医疗保健设备领域公司的研发费率高于美股,但制药行业的研发费率不及美股。

纳斯达克100作为美股科技股的代表,2009-2018 年纳斯达克100 整体研发规模从546 亿美元增长到2168 亿美元(CAGR=17%),对应研发费率从6.8%增长到7.3%,增速不及科创板,研发费率略高于科创板当前6.8%的水平。2018 年纳斯达克100 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研发费率为9.5%、19.5%,高于科创板。

上述报告称,中国研发支出高速增长趋势将延续,中美差距将持续收窄。当前A 股整体、A 股科技板块的研发水平均与美股存在差距,但回溯历史,A 股整体超过23%的研发增速与信息技术板块33%的增速均显著高于美股,差距快速收窄。

特别是2018年科创板公司整体研发费率已超越标普500,科创板信息技术公司的研发费率虽不及美股信息技术,但增速高于美股信息技术板块,该报告认为中国研发开支的高速增长趋势不变,中美差距将进一步收窄。

来源: 新经济e线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一米可爱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