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林顺潮谈全国人大履职以来感受和收获
【摘要】
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近期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健康湾区。亚太眼科专家、香港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主席林顺潮六年前即在深圳创办了内地港资全资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被业界视为港医“北上”的成功样本。林顺潮同时还连续三届当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为两地医疗合作积极献策献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林顺潮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地与香港医疗体系多有不同,大湾区将促两地医疗进一步融合发展。他已向全国人大提议,在前海打造一个高端国际医疗中心,不仅将提升大湾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也可树立内地医疗改革的新标志、新模式。
为内地基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
记者:您自2008年起开始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您主要参与了人大的哪些工作?在全国人大履职以来您有何感受和收获?
林顺潮:我是一个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以一方面要服务香港社会,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同时参与到内地现代化腾飞的过程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是了不起的机会。我在全国人大履职已经超过十年,今年是第三届了。对我个人来说,人大可以帮助我从战略高度更好地认识祖国、了解祖国。我记得第一次来开人大会的时候,所有看到的数据都是超大的,内地一个小小的工程可能影响的就是三千万、五千万的人口,涉及范围规模非常大。这些年来我在全国人大平台工作有很多很好的体验,我也希望在这个平台尽量多做些事。
我认为人大代表履职的优势就在于,有机会使我们的相关建议发挥更大作用。尽管工作真是很忙很辛苦,但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比如,2009年,我们这些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和当时的卫生部部长有个会面,每个人都可以提些建议供卫生部参考。当时我们国家做白内障手术的人口少于100万,比例较低,因白内障导致失明的人很多。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就是一个只需十多分钟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会上就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做更大规模的白内障扶贫手术;二是介绍 “亮睛工程” 的运作模式,提出透过 “手术下乡”为国内最少100万贫困白内障失明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同时培训那里的眼科医生,使服务可以在当地持续发展,为基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 “一人复明,全家解困”。 如果不是通过人大这个平台,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实现这个构想。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