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还能向上生长吗?

首页 > 公司 >正文

【摘要】在一个产业链深耕,还是四处出击做平台型公司,这是一个问题。

  中子星财经 原创  ·  2018-11-16 22:54
携程还能向上生长吗? - 金评媒
作者: 中子星财经   



在一个产业链深耕,还是四处出击做平台型公司,这是一个问题。

 

近年来,在BAT走马圈地并屡有斩获的背景下,平台型公司被当成互联网行业的主流模式。即便是初创企业,采取平台模式的公司亦被认为最有希望孵化出“独角兽”。

 

在此背景下,某些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互联网企业,都自诩“中国版的亚马逊”。我们不禁要问,在一个产业精耕细作真的已经没有价值了吗?

 

专注还是多元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亚马逊无疑是一家出色的企业,它的“飞轮效应”亦堪称经典。但是,这不代表亚马逊是顶尖科技企业的最佳模板,更别说是唯一模板了。别忘了,全球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美金的公司,是靠手机打天下的苹果。

 

作为全球现金流最多的公司以及智能手机利润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的发展一波三折。成立于1976年愚人节的苹果公司,在其成立的第二年便推出了销量数百万部的苹果Ⅱ电脑,建立了“个人电脑”的声誉。不过,这家“早慧”的公司,曾经接近破产。1996年年初,股价曾一溃千里。那一年,苹果公司总共亏损8.67亿美元,其市值不到30亿美元,可谓虎落平阳。也正是在这一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开创了一个新的高增长时代。

 

事实上,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起起落落亦很正常。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网易在三大门户中的处境最为艰难,股价在2001年底一度接近1美元。不过十几年后回头来看,网易的转型最为成功。

 

而2001年互联网寒冬以后,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公司携程,已经成为了OTA的龙头企业。与苹果公司的经历类似,携程也是一家“早慧”的企业,是国内最早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也是最早重塑线下工作效率的高科技公司。携程也曾经经历“二次创业”,同程、途牛,去哪儿等的崭露头角,曾经在2013年让携程遭遇成立以后的最大危机,以至于创始人梁建章不得不以CEO的身份回归。

 

与苹果类似,携程不追求业务的多元化,而是坚持在旅游产业链里精耕细作。从结果来看,携程终结了OTA的战国时代。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为关心的并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携程还能继续向上生长吗?

 

行业空间依旧巨大

 

从行业角度来看,携程仍处于一个拥有成长空间的赛道,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中国酒店行业规模为5760亿元,其中在线渗透率为31.6%。根据iResearch的预测,我国酒店行业有望在2023年达到9380亿规模,在线渗透率达到44.6%。

 

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3.93 亿,较2017年末增长 1701万人,增长率为4.5%,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比例分别为23.8%、25.7%、40.1%、12.1%,其中预订旅游度假产 品的用户规模增速最快,半年度增长率为 9.7%。

 

如果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国内航空业过去四十年的变化可以用巨变来形容。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内地运输机场仅有78个,截止到2018年6月,全国运输机场达到232个,其中千万级机场32个、百万至千万级以下机场52个;颁证通用机场168个。不仅如此,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二,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达到31%,对全球航空运输增长贡献率则超过25%。

 

国际机场协会预测,到2040年时,全球航空旅客将达到209亿人次,这意味着相比2017年的82亿人次,还要增长一倍以上。根据该项预测,2040年,中国航空旅客规模将达到40亿人次,几乎占全球总规模的19%。相比之下,美国旅客将占约15%,排名第三的印度旅客将占6.3%。而据国际航协的预测,2022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

 

从携程三季报来看,成绩单可以用靓丽来形容:2018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4亿元人民币(14亿美元),环比上升28%。2018年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6%,相比上季度为10%。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2018年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20%,相比上季度16%。

 

国际业务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国际机票(不包括天巡在内)达到行业增速的近三倍,天巡的直接预订业务继续快速发展,收入同比上升约 250%

 

竞争格局变化了吗?

 

目前,携程系已经坐拥在线旅游市场的大半壁江山,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携程gmv已高达6900亿元。

 

不过,自美团点评入局OTA以来,频频宣布其间夜量数据的快速增长,似乎正在成为行业有力的竞争者。

 

有观点认为,美团点评在费用端优于携程,鉴于携程酒店业务有很大一块成本来自于客服中心,而美团点评则几乎没有客服成本。然而,没有客服成本真的能成为美团点评的竞争优势吗?

 

从2018年二季度以来,携程加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即使有时甚至超出合同责任)。 比如用户签证被拒将提供相关机票的全额退款,并在任何航班延误或取消的情况下免费取消第一晚的酒店预订;用户更改或取消机票分销商不收取服务费。

 

实际上,酒旅业务对美团点评代表了流量变现,是外卖与到店业务遭遇强大的竞争对手之后的无奈选择。而对于携程而言,却是精耕细作二十年之久的安身立命之所。中信建投分析师陈萌认为,美团点评的酒店业务与携程是有本质区别的,美团的酒店业务可以更多地理解为“扎根低线城市的同城开房业务”,而非异地酒旅。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团点评引以为傲的低星酒店领域,携程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携程品牌的低星酒店间夜增速在2018年第三季度达到约50%。此外,携程与供应商深化合作,国内可提供保留房的合作酒店同比增长约160%。

 

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表示,“携程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群体,并且他们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他们在携程上的粘性也不断提升。我们不断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来覆盖用户所有的旅游需求。我们在旅游行业有稳固的根基,尽管整体宏观环境有一些不确定性,我们仍有信心在未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耐人寻味的是,美团点评在10月30日对组织体系进行了调整,酒旅事业部被合并至到店的业务体系。

 

发力国际化

 

实际上,对比2016、2017的市场情况来看,客流不断流向龙头OTA汇聚。以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为例,排名前四的OTA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在2017年达到80.5%,较2016年提升23.6%。变化表明,排在行业前列的龙头企业对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不断被拉开差距,未来的市场将是现在的龙头企业占据主导,而小型OTA将逐渐被淘汰,进入“剩者为王”的下半场竞争。

 

尽管国内市场地位稳固,但从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携程的眼光并未局限在国内,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已经得到初步验证。

 

依托公司旗下Skyscanner和Trip.com两大平台, 实现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40%,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0%。国际业务整体收入贡献25%-33%,其中住宿业务占比 20%-25%,机票收入将近50%(不包含Skyscanner),度假业务收入则主要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或出境游市场。

 

实际上,投资圈亦开始重新思考OTA的估值问题。譬如,海通证券分析师汪立亭认为,继投资去哪儿成功回到盈利轨道之后,携程再次遭遇机票分销的舆论压力与政策打压。但不可否认携程领先的技术与服务确实提供了更好的购票体验,价格也在数次舆论压力后越发透明化,且携程表示正积极与政府协商与航司合作的最佳方案,其基本面修复和投资机会正在临近。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则在研报里指出,随着携程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低端城市的不断渗透和高增速业务的持续发展,未来仍存在增长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

 

在《投资者的未来》中,西格尔曾经指出,较低的市场预期、较高的增长率和股利率,这为高收益率的形成造成了完美的条件。

 

携程的创业,始于PC时代,经过移动互联的洗礼,依然保持着行业的龙头地位。事实上,回顾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经过了多次洗牌,幸存者又有几个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中子星财经

财经自媒体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