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行拼死搏杀:零售业务成银行利润担当
【摘要】从目前已发布的15家A股上市银行2017年财报看,市场格局在激烈“厮杀”中正悄然生变,例如建行个贷业务规模和增速已领先“宇宙第一行”工行,股份银行中的后起发力者平安银行,零售营业收入增速大幅超过“零售之王”招行。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从目前已发布的15家A股上市银行2017年财报看,市场格局在激烈“厮杀”中正悄然生变,例如建行个贷业务规模和增速已领先“宇宙第一行”工行,股份银行中的后起发力者平安银行,零售营业收入增速大幅超过“零售之王”招行。
零售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主战场。从目前已发布的15家A股上市银行2017年财报看,市场格局在激烈“厮杀”中正悄然生变,例如建行个贷业务规模和增速已领先“宇宙第一行”工行,股份银行中的后起发力者平安银行,零售营业收入增速大幅超过“零售之王”招行。业内人士指出,零售业务已逐渐成为银行的利润“担当”,不排除会有银行借此弯道超车,但高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需要观察。
多家银行后起发力
近年受经济周期运行影响,实体经济需求下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少银行将目光转向零售业务。各家银行以不同的战斗值进入新战场,行业座次的又一场洗牌由此酝酿。
最早进入零售江湖的是中小银行,其中以招行为代表,轻资本化运作已帮助该行的营业收入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成为首家零售客户过亿的股份制银行。从占比来看,招行2017年零售业务收入达1062.21亿元,同比增长8.49%,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另外四家已公布年报的股份制银行(平安、中信、光大、民生)零售营业收入都在350亿-550亿元之间,占营业收入比是34%-44%,国有行中,工行、中行、建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在32%-45%上下。
但后发者也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平安银行就是黑马之一。虽然平安银行2017年466.92亿元的零售金融业务收入,与招行过千亿的零售业务收入比还不到一半,但该行零售业务收入增速高达41.72%,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68.32%,赶超之势迅猛。
昔日在对公领域占据优势的国有大行,近年也在零售市场发力,彼此间也竞争激烈。数据显示,工行以2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稳坐“宇宙第一行”宝座,建行以22万亿元紧随其后。工行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息净收入均高于建行,但建行4.67%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已超过工行2.8%的增速。
各有“独门武器”
建行手中的一张“王牌”就是个人贷款。截至2017年末,建行个人贷款和垫款5.1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8555.04亿元,增幅19.72%,规模与增速均高于工行。其中,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21万亿元,较上年新增6274.2亿元,增幅17.5%,余额居同业首位。该行在年报中还表示,推进零售业务优先战略,把握消费升级机遇,个人消费贷款新增同业第一,“快贷”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余额1563.39亿元,新增1274.64亿元,增速高达81.53%。其他的对手也不容小视,例如农行以境内9.25万亿元的个人存款位列五大行之首。
平安银行的“武器”包括个人贷款、私人客户、信用卡、口袋银行等。2017年末,平安银行私财客户45.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77%,私行达标客户2.3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9.05%;信用卡流通卡量达383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9.73%。零售存款余额3409.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76%;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余额8490.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95%,占比较上年末增加13.17个百分点至49.82%;信用卡总交易金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8.01%。此外,信用卡跨行POS交易份额持续提升,平安口袋银行App月活客户数1482万户,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后发者有望弯道超车
“不排除可能有银行会弯道超车,比如一些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过程中开展的特色业务,进行大零售转型就会有比较大的潜力和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分析称。
零售业务也已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稳定器”。例如5家净利润曾跌入微增时期的国有银行,2017年净利增速几乎都较2016年增长了至少一倍,其中就不乏零售业务的功劳。建行2017年个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占比达到45.95%,较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交行个人金融业务实现税前利润253.77亿元,同比增长23.74%。一位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零售业务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弱、经营风险较低,同时可以吸纳更多的低息存款,与议价能力较强的公司贷款相比,零售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对银行整体利润的拉动力更强。
不过零售业务持续高增长的势头是否会延续还需要画上问号。一家地方银行的战略办主任指出,目前以千军万马推动大零售转型的不止一家银行,但面对金融科技的浪潮,银行在C端市场遭受着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带来的压力。与互联网金融“牵手”后,不少银行推出的银行卡或服务也较为相近,在手机银行、直销银行领域也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
李虹含表示,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能在大零售业务上转型成功。对于银行来说,零售业务需要很长时间的铺垫和成本,另外需要关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贷款升高等问题。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程维妙 朱沛镕

莉莉财经



- 光年速递 | 软件制造商Covariant收到亚马逊收购意向;英特尔财报“爆雷”,将裁员1.5万人...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360数科明日香港上市;迅雷网游加速器将于12月1日正式停运;蔚来手机或将在一年内发布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