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一云 中国科技公司即将跃上“云端”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中国的云技术服务公司也有自己的本土优势,因为在国内的监管政策下,国外的巨头们很难有自己的发展。

  张筱雨 原创  ·  2018-02-02 11:00
一带一路一云 中国科技公司即将跃上“云端”   - 金评媒
作者: 张筱雨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中国的云技术服务公司也有自己的本土优势,因为在国内的监管政策下,国外的巨头们很难有自己的发展。

如果说未来属于云技术,那么首先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云计算公司就是阿里巴巴了,声势浩大的云技术研发让国人成功的了解这这家国内企业的领头羊正在做的事情。2016年的数据表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达到6.7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6%。而且这个增速还将继续保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希望在2019年的时候这项业务能超越或者赶上行业巨头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这个时候,我们才发觉,国外的巨头的步伐还在我们的前面。


 美国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引领公共云市场,三者占据市场份额前三位,其中亚马逊保持领先优势,中国云计算阿里云超越Google,紧追微软Azure。但是阿里云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处于一个高度繁荣发展的环境中——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迅猛发展。


   “我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Easy Stack CEO陈喜伦


国内的企业们云服务的技术比起国外的大公司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尤其是很多外国科技公司已经在开源软件上发布可很多基础的代码,这让后来的中国公司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了。Easy Stack的CEO陈喜伦表示:“我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而EasyStack在过去的时间里为中国银联,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多家国内行业巨头公司提供了了云技术服务。

 

虽然技术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内提供云服务的企业与国外的科技公司还是有很显著的不同。

 

对云技术的使用方式,这是最大的不同。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是国内外云计算起源的不同。在国外,首先使用云计算服务的都是创业公司,后来才逐渐有大公司参与进来。在中国,云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消费者,主要目标是改进阿里巴巴下属电商平台淘宝网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打车服务等方面。有的研究公司对国内云服务的现状持怀疑态度,认为许多云服务还不能处理主流的企业复杂的应用。

 

起点的不同从另一方面或许是个好事。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国内企业的云技术向世界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一直以来,国外的公司都有自己内部的IT系统,这些系统复杂而繁琐,从管理层面来讲也不能一瞬间更换这些旧系统。但是在国内,大部分的公司没有使用或者使用着不完善的IT系统。就是说“它们可以直接跃上云端。中国公司 UCloud的创始人官季昕华是这么说的。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在过去的2017年获得了9.6个亿的D轮融资,同时在全球拥有17个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从公有云、私有云、到混合云等多种模式的IT架构解决方案。


另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源于监管。在国外,因为政策原因政府机构和金融公司这样的组织往往需要与其他客户共享数据中心,而国内却可以存在互相独立的 “产业云”。例如,银监会鼓励各大银行使用兴业数金(兴业银行旗下公司)这样的机构提供的服务,简单来说它可以为同业提供IaaS、PaaS、SaaS等多种不同的服务,甚至还有容灾服务、针对非银机构的专属的虚拟数据中心(VDC),以及融合了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云端服务等。它是金融服务运用云计算的样板,同时是一朵监管合规云,银监会牵头制定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的表述: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制定云计算标准,联合建立行业云平台,主动实施架构转型。兴业数金在金融行业云建设的过程中就严格参照了银监会的相关各项指引。兴业数金总裁陈翀解释道“这使得监管变得更容易””

 

在国外市场上,亚马逊,谷歌,微软已经是行业巨头。而中国市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目前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和腾讯暂时领先,但Gartner公司研究总监曾劭清认为形势也可能很快发生变化。国内ICT厂商华为在2018到2010的计划中表现得雄心勃勃,而起步较晚的参与者也有可能迎头赶上。据IDC调研预计,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到2018年将达到2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企业业务、设备、服务数据化后,数据流通交互起来,是云计算行业爆发的关键点。


“我们已向亚马逊发起全面挑战。”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的巨头云应该还在领跑,毕竟它们的规模大很多,并且在技术上也有优势。例如在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处理大量数据的专业芯片上,用户并不愿意选用中国公司的技术。但是中国的云技术服务公司也有自己的本土优势,因为在国内的监管政策下,国外的巨头们很难有自己的发展。政策规定,一家国外的云计算公司并不能直接中国本地经营数据中心,它必须和一家中国公司合作,这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复杂性。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位于其他国家的子公司也更偏向于选择中国本土企业提供的云计算服务。

 

总而言之,国内外的云服务提供商都有一场大战,只不过战场并不是国内市场,而在欧洲和印度等地。微软和其他国外巨头们一直积极在海外扩建数据中心,这当然也包括了中国。但中国的运营商阿里巴巴和腾讯们也在奋起直追。例如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共有13个地域节点,形成对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的基础设施覆盖。最近还将在印度孟买附近再开一家。腾讯云的出海速度似乎要更快些。现在它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29个服务节点,并会在今年陆续新增4个海外数据中心。2015年之前,它们在海外的服务节点还不足10个。

 

还有一些地缘政治因素。阿里巴巴将阿里云看得极为重要,因为它依旧把云业务看做“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胡晓明说,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给了他超越亚马逊的信心。或许有一天 ,“一带一路一云”真的会实现。

(编辑:郑惠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张筱雨

以前是电视上风来雨里去的出镜记者,现在是写字楼里兢兢业业的投资经理。不断的挑战是的我的人生。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