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打破刚兑再添制度保障
【摘要】虽然维持刚兑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做法实际上会在内部造成风险积累,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兑付模式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使金融机构打破刚兑的成本过高。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虽然维持刚兑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做法实际上会在内部造成风险积累,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兑付模式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使金融机构打破刚兑的成本过高。
继11月中旬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对“刚性兑付”问题一锤定音,要求破除刚兑后,12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处证实,有助于行业进一步打破刚兑的另一份纲领性文件《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已由信托业协会理事会审议通过,12月28日12点前会员单位将进行表决。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说有助于打破刚兑,是因为《指引》对信托公司的权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一点“不含糊”。
三年筹备
《指引》已由信托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即将提请全员大会审议的消息近两日在业内引发高度关注。北京商报记者12月26日从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处证实,《指引》确实已获得理事会通过,会员单位将于12月28日12点前进行表决,“预计会无悬念通过”。该人士透露。
据了解,《指引》共十章六十二条,包括总则、尽职调查与审批管理、产品营销与信托设立、运营管理、合同规范、终止清算、信息披露、业务创新、自律管理及附则。对信托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出具尽调报告、可行性报告、项目审批、营销原则、产品推介、合同管理制度、信托披露等诸多信息进行明确。
《指引》适用范围界定为全部信托业务,约束主体是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可将《指引》作为信托文件的附件,或在信托合同中援引《指引》相关内容,从而达到约束受托人和委托人“买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目的。
如果从起草时间算起,《指引》酝酿了已有至少三年,期间九易其稿,最终于2017年底成形,监管部门、中国信托业协会、信托公司、司法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参与其中。《指引》主要依据信托“一法两规”起草,与正在起草的《信托公司条例》保持一致。
剑指刚性兑付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也结合了2017年11月央行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而征求意见稿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明确要打破刚性兑付,根据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对刚性兑付进行认定,并对违规刚性兑付的机构提出惩戒措施。
事实上,长期以来,为维护自身声誉,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一直保持着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令很多投资者无法正确认识投资的风险。央行副行长殷勇在公开讲话中就曾指出,刚性兑付并不能消除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它只是问题的转移,而且刚性兑付还会助长人们的不理性行为。这一话题在信托行业也已探讨多年,尤其是近期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下发后,打破刚性兑付的呼声更加强烈,但是由于界定信托公司受托责任的规定一直缺位,打破刚性兑付缺乏基本的前提。
《指引》的出台将更清晰地明确信托公司的责任。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指引》的一大意义在于明确信托公司权责。是信托公司的责任就由公司解决,不是公司责任的不需要刚兑,这一点完全不含糊。该人士还表示,不明确责任边界就会有很多暗箱操作空间,很难控制。
但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尽到受托责任,却让投资者单方面承担责任,这也不是监管层“打破刚兑”的初衷。一位信托公司投资总监指出,如果因为受托机构失职而导致投资者损失,是要启动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投资者可以组织起来,寻求法律和律师的帮助。如果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信托公司等受托机构失职,那么投资者可以得到全额赔偿。
难题仍存
不过,此前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维持刚兑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做法实际上会在内部造成风险积累,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兑付模式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使金融机构打破刚兑的成本过高。
从机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资管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大。金融机构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借此包装将表内投资转到表外,从而规避监管要求。但一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通过多个金融机构、多层嵌套进行,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这样就形成了一次次杠杆的叠加,积累了风险,也积累了资产端的刚性兑付。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之间又嵌套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廖鹤凯指出,刚兑甚至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市场的一个信用基础,确实可能存在机构打破刚兑后,在大环境中存活难度上升的问题。对此,机构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明确告知投资者信托产品不等同于普通存款,不要形成刚兑预期。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要求也将更严格、责任更重,信托公司应进一步提高业务的规范合规性。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北京商报 程维妙/文 宋媛媛/制表

莉莉财经



- 情报 | 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相关协议最快月底达成;“退费难” 成职业教育行业通病;零跑汽车发布90天保价承诺
- 情报 | 百度首款汽车售价20万左右;小鹏汽车被曝多个部门调整、裁员;京东集团完成认购京东物流股份
- 情报 | 360数科明日香港上市;迅雷网游加速器将于12月1日正式停运;蔚来手机或将在一年内发布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开心汽车并购威马进入审计阶段;问界新M7正式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