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贷市场政策定格:金融机构入场捡了大便宜?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学生类校园服务市场开始逐步剥离出互金服务平台,考虑引入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服务满足。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个时候进入校园市场,其实意味着更好的时机和市场环境。

  陈凯 原创  ·  2017-09-08 18:30
校园信贷市场政策定格:金融机构入场捡了大便宜? - 金评媒
作者: 陈凯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学生类校园服务市场开始逐步剥离出互金服务平台,考虑引入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服务满足。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个时候进入校园市场,其实意味着更好的时机和市场环境。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规范性调整已经开始全面渗透整个行业,除了业务类型、风险管理、运营资质以及牌照化管理等多个重磅性方向加强管理趋势外,在用户群市场定位上也出现了一个更为明显的趋势:学生类校园服务市场开始逐步剥离出互金服务平台,而是考虑引入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服务满足。

校园贷业务成监管雷区

早在20164月,《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就已经出台,监管层开始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20168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20176,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近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也再一次强调了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可以说,从2016年开始,监管层对校园贷业务就逐步进行了准入门槛提高化的管理,各种市场独立第三方的平台进入校园贷市场难度加大,而客观存在的校园贷业务就开始通过逐步引入传统金融机构的方式进行满足。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623日,全国共有62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是消费分期平台和在线信贷平台,其中专注于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有31家;截至2017623日,全国共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剖析校园金融服务的前世今生

校园业务早期就存在银行服务的身影。早在09年之前,很多银行就推出过专门服务学生的校园信用卡业务。不过后期由于较高的违约率和难度较大的催收展现成为一块鸡肋市场。即便是国内做零售业务比较出色的几家银行,在进行过一段密集的学生市场开发后,开始出现了偃旗息鼓的现象。

比如,学生由于毕业工作,流动性较大而造成了违约后的催收困难,以及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容易导致因为存在较大的信用透支额度而忽略了消费的长期规划。如此一来,学生信用卡市场也就出现了较高的违约率,在早几年的时候,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记录通常在1-2%,但学生信用卡不良率却普遍在4-5%,这个水平也直接成为早期银行退出校园市场的直接导火线。

彼时,国内的互联网电商以及移动支付产业还没有成熟,以第三方账户为核心的信用数据体系都还远未成熟,这也决定了银行传统的以个人信贷审批流程化的方式很难把握学生市场的准确信用程度和敞露情况。

2013年开始,以互联网信贷、理财、支付、众筹等为各种表现的互金服务产业开始逐步成熟,对白领、蓝领以及学生市场都有服务,其中校园市场也成为众多市场参与者竞争 的焦点,以校园分期和小额现金贷款为主要服务切入点,主要满足校园学生对电子消费品和其他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即便是如此,校园分期业务也经历了一段高成本投入和线下推广的阵痛期,而在小额现金贷领域,学生市场则因为不规范的业务风控管理和催收模式成为一大诟病。这也成为监管直接卡掉互金平台服务大学生市场的直接导火索。

互金服务平台在校园贷市场领域,往往需要学生提供相对更高的还款利息以及更灵活的账期管理,而很多学生在经济能力没有独立之前对利率敏感性较弱,也往往造成还款的“滚雪球”效应,甚至成为一个学生或者家庭难以负担的还款重担。

这个时候金融机构入场,是更好的时机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个时候进入校园市场,其实意味着更好的时机和市场环境。

首先,经历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化的电商、支付和移动网络环境已经成熟,通过电商交易和购物类平台数据的用户个人信用评价能力已经开始逐步加强,在此基础上,校园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往空白的校园金融服务,现阶段也确实客观存在大量的商品分期支付和小额资金周转借款需要。而互金平台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个成熟的过程,而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则一定程度上是进行了延续性的服务。

其次,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业务转型和市场转型压力。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对公的批发业务不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服务性收入都开始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利差空间逐步缩小,加上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不良率抬升压力进一步迫使商业银行进入资本消耗更低,利率弹性更高以及切入更为灵活的零售业务,而校园金融广义上也是大零售业务的一部分,是消费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商业银行进入校园业务,从政策意义上是完善市场服务漏洞,从商业角度上而言,也是提升自身业务多样性和完善收入结构的一种方式。

最后,相比于一些互金平台的服务,传统银行提供的校园分期和借款业务利息相对更低,一方面是因为在资金端比互金平台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在传统金融的利率定价体系中,可以以相对更低的借款利率来完成服务供给。而且,相对而言,在信贷准入门槛、规范化管理和产品监管方面,银行的校园金融服务可以保证更强的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健性,这也是监管机构要求银行进入校园市场的一个驱动力之一。

截至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推出相应的学生产品。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校园贷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面向省内部分高校学生,可给予大学生1000-50000元授信额度;利率低为日利息万分之一点五;可提现、随借随还、按使用天数计算利息,最长不超过一年。招商银行则推出Young信用卡(校园版)和大学生闪电贷。可见,产品年化利率一般在5-6%之间,远低于互金类产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金评媒独家,禁止转载。

陈凯

专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P2P,信用建设,金融脱媒等。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从事金融前沿研究和分析工作,主要立足于互联网和银行、电商分析,擅长财经和IT互联网综合,涉猎于互联网金融。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