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天46家IPO企业被否 27家失意投行少赚逾十亿保费
【摘要】本月上会企业仅9家,被否率超过30%。今年以来,IPO被否率最高的月份是6月,为23.8%。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本月上会企业仅9家,被否率超过30%。今年以来,IPO被否率最高的月份是6月,为23.8%。
尽管三季度才过完一半,但2017年A股IPO数量已毫无悬念地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017年8月18日,今年以来,审核的IPO企业中未过会的有46家,被否率达13.94%,亦远高于前两年。尤其是8月份以后,短短半个月就有3家被否,本月淘汰率很可能刷新。
被否企业分布情况
单就8月份而言,截至8月18日,已先后有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新博美商业管理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耐普矿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获通过。
据记者统计,本月上会企业仅9家,被否率超过30%。今年以来,IPO被否率最高的月份是6月,为23.8%。
有受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下半年IPO审核明显要比上半年趋严,这一点从被否概率上可以窥见。“被否率走高也是证监会强化券商、会计、法务前端审慎、自我规范的结果。”上海私募人士谈佳隆表示。
有券商人士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不排除IPO发审加速,但好企业质量没有相应跟上,或市场中存在IPO比以前容易,企业自身将门槛下降,但审核标准不但没降,反而趋严,被否率攀升属于情理之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今年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实际审核IPO企业330家,在此前纳入“取消审核”和“暂缓表决”的企业中,有8家企业二次上会,后有7家过会,1家被否。现取消审核的企业有5家,暂缓表决的有3家。
从申报的上市板块来看,46家被否企业中申请创业板的居多,有28家,占比超过60%;申请中小板的有8家,占比17.39%;申请主板的企有10家,占比21.74%。
从所属行业来看,被否企业以制造业行业居多,占比亦超过六成,当然制造业涉猎较广,包括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金属制造、化学制品制造等,也是申报企业所属行业最多的。被否企业所属行业第二多的是软件行业,占比近20%。
从所属地域看,被否的46家企业所在江浙沪、广东较多,占比近半。据华东某私募人士的分析,与上述地区申报IPO的企业较多有关。
在被否IPO项目背后,除了一群与亿万财富失之交臂的原始股东外,还有一家家“白忙一场”的失意投行。
46家被否企业的募投计划显示,拟募资合计约151亿元,而若以今年IPO主承销商承销保荐费率的平均数约6.77%估算,企业的投行损失总计可超1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公开数据统计,46家被否企业所涉及的承销保荐券商共有27家。广发、国金“最受伤”,被否项目最多,各有5家;海通其次,有4家;申万宏源有3家;中信、国泰君安、招商、国信、兴业、国海等6家均有两家。其他的,东海、民生、长城、国元、长江、银河、英大、光大、东莞等17家券商各被否1家。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方面,“受伤”较重的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和国浩律师事务所。
监管信号追踪
根据上述46家被否企业发审委会议提出的主要询问问题,以及这些企业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等相关数据,不难分析归类,被否企业的主要问题重点在三方面:一是规范运作问题;二是持续盈利能力;三是信息披露问题。
德勤日前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IPO否决率明显高于去年的原因,主要是申报期内业绩下降、过度依赖关联交易、继续获利能力存疑、运作不规范等。
目前来看,规范运行是IPO申请面临的最大拦路虎。规范运作事项包括内控制度健全、合法合规、无虚假记载、无违规担保、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无环保问题等。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被否的案例中,几近半数企业因运作不规范而遭到质询,如近两个月内被否的元盛电子,因子公司富元电子与发行存在利益冲突,被疑是否构建了相应的内控制度;深圳清溢光电、京博农化科技和仲景大厨房因收付款问题被询问内控制度是否完善;西藏新博美因报告期内发生多起诉讼,被询问发行人相关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柳州欧维姆机械、长春普华制药、南京圣和药业、苏州金枪新材料、福建永德吉灯业等被否企业,发审委也直指对公司内控制度存有质疑。
持续盈利不足是另一大被否原因,在46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面临这方面质疑,占比41.3%。以8月案例为例,西藏新博美因南门店卖场利润下降、耐普矿机因业绩下滑50%受到质询。
上半年,山东元利和苏州金枪新材毛利率高于行业标准引起证监会关注,威士顿因被疑是否对上烟集团存依赖而被否,广州日丰电缆、浙江科维节能技术、宁波震裕科技等亦是如此。
此外,有18家企业被否原因涉及信披问题,包括风险披露不充分或不及时、信息披露真实性存疑、经营风险或者产品风险是否充分披露、是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如百合医疗被发审委主要询问了长期待摊费用情况,普华制药被要求披露说明主债务合同的履行情况、对二级经销商实现最终销售的核查方式及核查覆盖的比例,河南润弘制药子公司羚锐制药出售股权履行的决策程序、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也引起了发审委高度重视。
2017年6月,证监会明确表示对于IPO企业存在短期缩减人员、降低职工工资、减少费用调节利润,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利用隐形关联方及显著不公允的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坚决予以否决,并视情况进行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严肃处理。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撞到了枪口,因其扣非后净利润小于3000万元,被质疑利润的真实性,证监会要求其对高管薪酬和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分析比较说明是否存在刻意压低薪酬增加业绩的情形。
(编辑:郑惠敏)
来源: 上海报道 记者 王丹 实习生黄佶滢

颜汐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光年速递 | 去哪儿实行混合办公;铁路12306硬刚飞猪;快狗打车下调天津抽佣率至10%...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情报 | 华为投入研发金额全球排名第四;蚂蚁集团否认重启IPO;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无法盈利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港交所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雷军卸任小米电子软件董事长;今年有3400多家芯片公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