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补血"忙:股份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多低于9%
【摘要】国有五大行及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短期无忧,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9%以下。面对资本补充压力,在披露2016年年报的同时,多家银行还同时发布了自己的“补血”方案,希望通过优先股、可转债和二级资本债券等途径补充资本金。

在金融去杠杆、不良贷款未见底的当下,已经交出2016年成绩单的11家上市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资本充足水平方面表现可谓分化:国有五大行及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短期无忧,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9%以下。
面对资本补充压力,在披露2016年年报的同时,多家银行还同时发布了自己的“补血”方案,希望通过优先股、可转债和二级资本债券等途径补充资本金。
11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七降三升一平
在已经交出成绩单的11家上市银行看,多家银行各类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尤其去年四季度下降相对明显。
按照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8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0%,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0%,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0%。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18年底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为7.5%、8.5%和10.5%。
可见的是,相对工农中建交国有五大行以及招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较高,短期无虑,其余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略显不足。
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均算不上乐观。
“可转债成最佳选择”
眼看着资本充足率下降,各家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纷纷通过优先股、可转债和二级资本债券,补充资本金。可见的是,在披露2016年年报的同时,多家银行还同时发布了自己的优先股以及二级资本债的议案。
其中,在光大银行300亿元可转债破冰后,近日来多家银行跟进。
目前,宁波银行100亿元的可转债已经过会,中信银行400亿元的可转债也已经获股东大会通过,此外,民生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也公布了自己的可转债预案。
换句话说,上市银行尚在路上的可转债计划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080亿元。
为何银行纷纷选择发行可转债补充资本?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发行可转债是募集资本的最佳选择,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和盈利能力,对本行和投资者来说是双赢的。”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在该行2016年年报中写道。
除了可转债,传统的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也依旧是银行的“心头好”。
可见的是,自2014年优先股开闸以来,随着招商银行在3月24日发布了总计350亿元的优先股发行计划, 16家在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全部已经或准备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公司其他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据Wind统计,上市银行在境内通过优先股,已经募资超过4000亿元。
在新上市的银行方面,去年登陆A股的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在通过IPO募集资金后不久,又计划通过优先股继续补充资本。
此外,上市银行还将募集资金的目光投向了境外市场。
今年以来,就有包括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多家H股上市银行,已经或计划在境外发行优先股。
此外,建设银行3月29日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发行不超过960亿元人民币等值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议案,以补充二级资本。2016年年底农行董事会批准的800亿二级资本融资计划,也计划在2017年和2018年分两次来进行融资。
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30家银行成功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金,累计发行金额达733亿元。
坏账、MPA考核压力大
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手段补血的背后,除了坏账压力外,还有金融去杠杆的潜在压力。
“综合考虑公司净利润增长、风险加权资产增长、分红比例及资本性支出等因素,公司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拟通过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补充资本。”上市不足半年就决定发行优先股的江苏银行在公告中如是说。
另一方面,银行也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的MPA考核。民生证券认为,MPA考核中银行最难达到的核心指标,是由广义信贷增速决定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
华创证券则认为,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虽然单纯看广义信贷增速达标压力并不大,但考虑广义信贷增速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后,除五大行外的至少半数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本充足率难以达标的情况。
“目前监管的政策导向是去杠杆,后续监管部门可能对一些没有纳入资本计量的,纳入考核,提高资本要求,现在市场有合适的机会补充资本,那就先未雨绸缪。”一位股份制银行计财部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
来源: 澎湃新闻网

大脸妹



- 情报 | 京东金融转账功能将停止服务;蔚来、小鹏已多次跌出销量前三;凌雄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 情报 | 欧盟2035年起禁止生产燃油车;推特管理层大洗牌;广汽埃安拟于明年二季度申请IPO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蚂蚁消费金融发生工商变更;谷歌Stadia云服务被关闭;腾讯申请微信刷掌新商标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恒大汽车被限制消费;币安美国子公司急寻银行接盘;B站UWP版本停止维护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