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维稳”货币政策 市场降息降准预期迅速降温
【摘要】央行网站发布新闻稿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央行网站发布新闻稿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今年以来,除了在2月末降准一次之外,央行基本上是运用公开市场逆回购、PSL、MLF等方式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在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CPI也维持低位运行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降息降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针对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删除“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句话的举动,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3日表示,这可能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到目前为止,降准降息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虑范围。他还称,中国经济不需要进一步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刺激,而需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2014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严重的“资产荒”,导致各类资产价格泡沫频发,已经表明货币政策足够宽松,他表示,“水已经够多,现在需要加面”。
实际上,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降低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大部分人认为“大水漫灌”并不可取。央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M2和M1同比增速分别为11.8%和24.6%,M2和M1的增速差出现扩大趋势。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公开场合表示,“从M1和M2的货币剪刀差趋势看,中国企业已经出现‘流动性陷阱’现象。”他进一步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持币待投资”。大量货币流向企业,但是企业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于是把钱又留在了活期存款账户上。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下半年没有降息空间。尽管CPI 6月重回“1”时代,但实际利率仍为负。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且大水漫灌的传统货币刺激方式,也不利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报告还称,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尽管目前美国加息的步伐放缓,但我们判断从预期引导的角度,美联储会在9月加息时点把预期拉回加与不加两可,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的压力也依然存在,降息不利于我国汇率稳定。
大部分业内人士还是对财政政策更加“寄予厚望”。华泰证券报告称,对于降税,我国财政政策仍有可操作性空间,政府部门杠杆率整体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财政赤字率还有提高空间。
来源: 搜狐财经

亦轩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每日优鲜被约谈;百度无人车起步价16元;映客已申请上百条映宇宙商标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