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成互联网保险新利器 投保家探索智能化服务
【摘要】目前,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如苹果、谷歌、腾讯、百度、阿里等,都在积极涉足人脸识别技术。据悉,投保家也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应用当中,利用智能风险防御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11月16日,投融长富旗下互联网保险平台投保家移动端APP正式上线,将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保险需求分析、在线保险产品咨询与销售、全程理赔跟踪等服务。
目前,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如苹果、谷歌、腾讯、百度、阿里等,都在积极涉足人脸识别技术。据悉,投保家也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应用当中,利用智能风险防御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用户只需打开投保家APP, 选择智能顾问功能,投保家的人脸识别技术即刻对用户进行刷脸识别,通过面部数据的采集进而推测出用户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生育情况, 运用风险防御模型预测出用户的风险防御能力, 从而为客户推荐一套适合的保险购买方案。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未来3年以及10年的“互联网+”发展目标。《意见》就金融方面提到,“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的强劲需求及众多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人脸识别技术正在成为未来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从而在互联网保险领域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
投保家COO常晓龙说,“人为分析往往会掺杂很多主观色彩在其中,而利用智能风险防御模型将更便捷、精准和全面,投保家通过财产、健康、意外、家庭及其他五个维度的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会更有说服力。”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保险定制化需求越来越被重视,投保人已不再满足于代理人推一个标准化产品的方式,而是希望有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引入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技术,同时深挖互联网大数据,这一目标将更容易被实现。
2015年,我国通过互联网进行投保的人数已超过2亿,互联网保险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为4.7%,但在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相对简单、标准化的财产险和意外险产品。而投保家通过智能化服务模式切入互联网保险市场,应用大数据帮助投保人了解相关偏好和需求等方面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保险定制服务,在互联网保险行业迈出了新的探索步伐。
在保险行业这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借助人脸识别等前沿科技为用户带去真正高品质的体验,这种技术上的创新将是未来的趋势。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保险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能优化客户的体验,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真正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常晓龙认为,智能化的技术将会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保险服务中去,不断促进用户保险需求的增长,让更多不懂保险的人快速了解保险并获取优质服务。从而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智能化和便捷化的发展,真正实现保险行业和互联网的大生态融合。
未来,智能化技术创新将不断渗透到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渠道和保险代理机构中去。在未来错综复杂的实际应用环境中,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技术要在安全性与用户体验之间寻求平衡,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找到误接受率和误拒绝率之间的平衡点。
来源: 证券日报

财经光年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腾讯收购黑鲨科技搁浅;盒马旗下邻里业务再关两城;学而思模仿东方甄选搞直播带货
- 情报 | 京东将对10%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天然乳品遭港交所除牌;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挂牌港交所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
- 情报 | 每日优鲜被约谈;百度无人车起步价16元;映客已申请上百条映宇宙商标
- 情报 | 字节跳动已开启裁员;小米注销网络小贷牌照;富途控股推迟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
- 情报 | 沪江教育更名为行藏科技;特斯拉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推特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