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P2P平台或难以全身而退
【摘要】从萌芽、发展到蓬勃繁荣,再到现在默不作声、苦苦煎熬,短短几年光景,P2P行业即将迎来人生最大的生死抉择,站在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角度来看,P2P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

从萌芽、发展到蓬勃繁荣,再到现在默不作声、苦苦煎熬,短短几年光景,P2P行业即将迎来人生最大的生死抉择,站在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角度来看,P2P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
每一个经济体都有其自有的生命周期,327国债事件,四川汇通担保,华鼎担保危机,河北融投,e租宝,快鹿,中晋等,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是老百姓(603883,股吧)的血汗钱付诸东流,生死交替的繁荣死亡不仅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也是国家债务危机的消灭和稳定经济的手段。而如今的监管环境已将绝大多数P2P平台逼向绝境。
一、经济环境不好,大量僵尸企业丛生
今天的投机者和P2P投资人其实都应该感谢僵尸企业,正是这些庞氏融资者让投机者在短期获利。
僵尸企业,顾名思义,就是不再具有生命力,无法偿付债务,只能靠借新还旧苟延残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现金流无法偿还利息,只能借新还旧,债务以复利指数增长。
自去年以来,经济环境下行已为大众公知,实体盈利能力下降,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必然加重企业的债务。由于庞氏融资者对流动性的刚需,加上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流动性在大量放水的情况下反而被从实体经济中挤出,被庞氏融资者吸走,推高资产价格,从而抑制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萧条。
这样一来,一些本来正常的企业可能被僵尸拉下水,也变成僵尸。僵尸队伍逐渐变大。
金融本质发达实体衍生物,实体不行金融怎么发达。互联网金融的宝宝们利用惊人的运营手段迅速募集资金加杠杆抄底实体,然很多实体企业并无表面那么完美,虚高的泡沫,最终将击穿平台底线。
2、所谓的风控手段,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
在见识过很多诸如:大数据、场景、8维风控模型等风控专业术语之后,作为一个老投资人不得不佩服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
到今天为止,几乎所有平台的风控手段都是模拟传统金融机构而来,实则并无多少创新。在圈内一些所谓的风控大牛,专家们,他们多是民间高利贷从业者或者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二三线不入流的员工,甚者有些更是银行黑名单体系里面的人。
一方面P2P公司自身风控能力薄弱,风控人员道德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上不了征信系统,意味着企业的违约成本几近为0 ,所以这也造就了行业内2000多家平台跑路死亡,当然纯粹为骗而骗的平台不在此列。
一个资深行业从业者告诉笔者:行业逾期坏账率实际情况都在10%以上有的平台甚至更多,而0逾期,0坏账也许比一个笑话更加可笑,明明自己想哭,却迎着阳光笑得很残忍。
笔者并不相信这些所谓的风控手段回比具有多年实操和试错经验的银行,小贷等金融机构,虚高的逼格支撑不起逾期坏账作为基石的P2P泡沫。
3、合规成本较高
从近期的监管意见来看,行业合规成本也许较高。笔者曾经说过,整个监管意见充分体现了监管层权贵化,赤色化的思路,关系资本和人民币资本在意见面前将进行凸显。
据笔者了解,就银行存管而言,银行也对P2P平台设置了诸多限制。P2P平台要对接银行存管基本要满足如下五大基本条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工信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本身具备业务管理、运营操作、稽核监控和风险控制等相关制度,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一个行业从业者告诉笔者:银行存管除了要满足以上5大基本条件之外,还在其它地方加重平台成本,充值提现手续费提高,存管银行的服务费普遍高于第三方支付,某些银行还需要第三方出具考察报告,某些银行还需要平台先预存几百万,当然这中间自然会涉及开发周期,以及中间的技术对接等问题,成本大大增高。
P2P平台如果不进行资金挪用,真做到一一对应,笔者觉得其实是很难盈利的,行业的诸多平台目前都处于盈亏困难或者或多或少带有轻微的旁氏,因此合规之路遥遥无期。
4、前进无门,后退无路,关门打狗趋势已经形成
在笔者看来,此次监管意见问世之后,将会导致平台退无可退。
前进无门基于合规成本太高,即使勉强合规,但是基于自身资源、能力有限,也将会促使平台在合规后如风中残烛一般岌岌可危。
后退无路是基于今年的监管意见,本次监管意见是四部委联合发布,仅次于最高法,如果到明年还不能按照细则执行,很多都直接进入违法红线,是被经侦,还是被政府清算,我们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潮水褪去方知谁在裸泳的残酷境界,进来容易,想出去就由不得你。
关门打狗趋势已经形成,就看洪七公的打狗棒落在谁的身上。
5、两极安全,中间巨危
说了这么多作为投资人自然要关心,如此环境之下根据什么趋势去选择平台投资会比较安全,在这里笔者给大家粗略的说一下方向,首先是两级安全,那么什么叫两极安全? 两极就是指行业内有真实背景的大平台和有真实背景的小平台,前者基于自身实力和资源,集团化拆分,让新的主体申请金融牌照,规避大额资产的限制,迎合监管。
后者基于公司背景和成交量不大,风险相对可控,其一、不会受到监管层的过度关注,毕竟关门打狗,消化债务,太小了对经济没什么作用,其二、合规或者清盘都是可以轻松实现,后路并没有堵死。
何为中间巨危?
在资本疯潮的助推下,业内的诸多平台在前几年或多或少有电商化发展的历程,然幸运儿终归是少数,大量的平台并没有实现自己的资本之梦,反而因为没有计划的运营扩张和对于风控的不在意,导致现在很多居于中间的平台早早的开启了旁氏运营,只是严重程度的区别。
6、反思
行业经历野蛮,现在正在面临关门打狗一样的清洗,一方面实体经济不好,五毛党需要跑路,死亡来消化债务,稳定经济,另一方面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笔者认为,未来90%的平台都将会消失,而消失的主力都是居于中游的平台。说到这里就让笔者想到了今年比较热门的讨论:中产陷阱,向上无路,向下委屈,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财富被一双手悄悄地偷走。
来源: 融360

财经光年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承认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搜狗地图将终止运营;马斯克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 情报 | 罗永浩退出锤子科技集团公司法人;零跑汽车明日挂牌上市;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3亿
- 光年速递 | 软件制造商Covariant收到亚马逊收购意向;英特尔财报“爆雷”,将裁员1.5万人...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沪江教育更名为行藏科技;特斯拉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推特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光年速递 | Nature新发现:AI投喂AI就像近亲繁殖;OpenAI测试新AI搜索功能Search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