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到粉丝:互联网金融下的粉丝经济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无粉丝,不营销”的时代,各大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粉丝群,追逐属于自己的“粉丝红利”。那么,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从用户到粉丝,到底有多远?

  洛儿  ·  2016-11-18 19:00
从用户到粉丝:互联网金融下的粉丝经济 - 金评媒
作者: 洛儿   

“粉丝”一词原指明星偶像的追捧者,后因互联网的崛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企业渴望拥有的精准客群。

用户到粉丝有多远?

“无粉丝,不营销”的时代,各大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粉丝群,追逐属于自己的“粉丝红利”。那么,从用户到粉丝,到底有多远?

对于网贷平台来说,用户主要指的是投资人,他们可能在平台只投资过一两次,并没有长期关注平台发展;而粉丝,除了长期在平台投资之外,还会关心平台的品牌发展、积极参与平台互动、愿意长期跟随等等,对平台有着高度的信任。显然,用户与粉丝的区别就在于其对平台的忠诚度,通俗讲就是“粘性”。

粉丝是忠诚度很高且有着明显相似特征的一群人,这部分人群之间的交际成本很低、传播速度极快、松而不散,有很大的内在价值。粉丝经济,正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一种新经济表现形式。企业和个人要拓展自己的商业蓝图,必然需要借助大量的用户规模,并发展出自己的忠实粉丝,从而形成燎原之势。著名的罗辑思维及大大小小的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便是基于此。

“用户为王”的时代,谁拥有更多用户,就意味着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基因中有着网络协同效应,可形成长尾势能,短期内实现用户数量成倍数增长已不是难事,但是要实现粉丝商业转化就是个难题。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荆林波认为,“要实现粉丝商业转化,有三个前提:粉丝有购买欲,有支付能力,有黏性、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最重要,必须长期为粉丝提供其所需的价值。实际上,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的确,如何将一般用户转化为忠诚度较高的粉丝,这是各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影响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管齐下 深耕粉丝文化

身处互联网时代,沟通无处不在。如果产品和服务做得好,瞬间会口碑相传;相反则会臭名远扬。网贷平台的成功运营之道便在于,对自己的核心用户群要时刻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尽可能高提高这些核心用户的活跃度以及转化率,甚至更进一步,像小米一样,让用户获得真正的极致体验,逐渐把这些用户打造成自己的粉丝。

对于网贷平台而言,用户的需求是理财,平台的安全性是投资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如何加大安全筹码是平台始终要努力的方向。平台应该坚持着“用户为王”的原则,时刻把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放在优先位置,在积极拥抱监管、提高自身合规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风控水平和技术,给予投资人安心。

在保证安全足够令人信服的基础上,产品本身是另一个赢取粉丝“芳心”的利器,也是保证粉丝活跃度的关键点。粉丝不仅是营销,从产品角度,网贷平台如一把绝世好剑,但是武功差的人,却难以驾驭。只有真正懂得运营之道的人,如虎添翼,威力才更大。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表示“与粉丝互动”是小米成功的秘诀:“小米让粉丝参与产品研发、市场运营。这种深度介入,满足了粉丝全新的参与式消费心态。”

人是有感情的,如何让商业也有温度,这往往取决于平台与用户是否有足够的互动交流。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基于互联网而生,除了线上微信、微博、社区等社群互动,目前更多的平台选择在主要城市举行城市见面会、节日活动等,面对面跟用户沟通互动,建立情感连接,从而增强用户粘性。

其中,形式最为新颖的当为团贷网的“团粉会”。据了解,团粉会是由团贷网授权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粉丝协会组织,常设管理人员有会长、管理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外联部部长;团粉的线下交流,费用团贷网提供,并且能优先获得新产品体验权。这俨然是要打造一个“粉丝后援会”,深耕粉丝文化。

同时,要着力打造品牌IP,提升亲切感。近日,团贷网结合平台Logo“π”和CEO唐军的形象,推出了平台的吉祥物形象——小π和大唐,并持续推出小π图文故事系列,借由一个拟人化的吉祥物形象在平台励志奋斗,上演升职记,将平台发展以及员工成长寓教于乐,也让投资人觉得亲切又真实。

总之,粉丝经济不只是购置力,更是影响力,能量巨大。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在结合平台发展战略,不断强大自己的同时,坚持“用户为王”,着力解决用户痛点,获得用户认可,并通过营造有人文情怀的氛围,增强用户粘性,逐渐把用户转化为粉丝,从而激发出“粉丝经济”的真正威力。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洛儿

新闻学专业,从事互联网金融编辑工作,关注理财投资,为网贷投资实践者。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