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想解决“最后一公里”?拜托区块链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保险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保险。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它将开启相互保险2.0时代。而正如在90年中期的互联网一样,区块链仍在持续地寻找一个落地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可行的且具有强大能量,可以改变工业、技术,为世界带来开创式变化。

  阳光女汉纸  ·  2016-10-18 15:45
保险业想解决“最后一公里”?拜托区块链 - 金评媒
来源: 金融之家   

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的互联网保险业将会再次爆发,整体融资并购金额或将超50亿美元(约325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还有着巨大的空间。

而互助保险和再保险可能成为(区块链)先行应用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相互保险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它将开启相互保险2.0时代。

互联网资本寒冬?保险业例外

从事金融、保险创新,尤其是互联网创新,最后可能都面临这三个问题:第一是信任,第二是安全,第三是隐私。在既有的条件下,对这三个问题都很难有一个彻底的突破。但是区块链给了我们破解这三个难题的全新思路。

互助保险和再保险可能成为(区块链)先行应用的场景。在互助发展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家庭、部落为单元的互助是相对盲目和被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诞生了现代保险制度,它使这种互助成为了一种主动、理性的行为。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商业保险的效率不高,以及其它的一些弊端,可以说是难以回避的。这是制度安排所带来的。

从全球相互保险制度发展情况看,都是从一种相互的初衷出发,最终走到了公司化的道路,所以公司化似乎成为了殊途同归的一种魔咒。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信任模式。也就是说,采用前信任强调后信任。商业保险无疑是前信任的模式,即先交保费。那么相互保险,应该是后信任模式。但是在过往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发现,这种后信任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自觉不自觉的最终都陷入了前信任的圈套。这种过程,在获得可能性的同时,也从根本上失去了自我。因为你会发现,做来做去跟保险公司没什么两样,尽管打着相互的旗号。

今天的相互保险有可能不同。因为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给互助保险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区块链。区块链不仅满足了我们相互保险的业态的分布式需要,而且它还有一个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不可抵赖的机制,为后信任模式提供了一种逻辑基础和实现可能。同时智能合约为透明和效率提供了有利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相互保险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保险。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它将开启相互保险2.0时代。

保险在区块链运用下可能的变化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信息的篡改已经是市场中公认的优势所在。那么保险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下将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信息的真实有效,可以推动保险行业智能合约的诞生。什么是智能合约?无需投保人申请理赔,也无需保险公司批准理赔,只要触发理赔条件,保单自动理赔,支付理赔金额。举例,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了一个智能航班延误险合约,又通过技术与互联网相连,获取公开数据。在这个情况下,航班延误一旦发生即为事实,是公开的记录,不会被伪造或者修改,也不依赖于个人主观意识的判断,延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所以一旦航空延误发生,智能合约即被触发,自动支付理赔。自动和及时的保单处理,既实现了高效的理赔,也减少了理赔处理的成本,同时增加了客户和保险公司双方的满意度。除了航空意外险外,对于车险也同样可以适用,车险主要是为了帮助投保人覆盖因发生事故而产生的修车费用。智能车险合约的触发,可以通过网络与车相连,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一旦车发生事故,合约触发,开始进入理赔阶段。在智能合约里,可以指定车主修车地点,避开投保人自行选择昂贵的维修厂,这样可以控制理赔费用的支出。

源于区块链数据的真实性和难以修改的特点,智能合约的出现有利于简化保单理赔处理流程,降低处理成本,降低索赔欺诈的概率。此外,可以进一步保障用户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根据英国民航局数据统计,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有55.8万乘客没有因航班延误或者取消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申请理赔的人数不到40%。如果智能合约能有效实现,将大幅度的保障投保人的权益,增加满意度。

保险行业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数字化管理个人数据,简化信息认证,更清晰地披露历史情况,那么保险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直接、有效。数字化带来的无纸化的运营将降低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仍在探索发展中,拭目以待未来的进展。

新的商业模式

区块链,尤其是智能合约,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应用,能够实现保险合同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主执行(自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数据维度和数量,有效淡化了数据质量本身,从而实现了数据的“自验证”功能。这种“自验证(大数据) + 自执行(智能合约)”的组合形式,使得“自金融”模式成为可能,进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点对点”的风险融资“自解决”方案,其核心是构建一个“自定价”系统。

这种商业模式将不再依赖于保险中间商或中介,市场参与者可依赖于区块链技术,有组织地自行创建“虚拟风险池”体系,更加直接、主动地自行管理风险,形成分布式“微保险”或“微互助”平台,并可根据智能合约的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实现自动重置和修正,保证模型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风险水平,合理调整赔付资金池,确保风险暴露的有效和动态覆盖。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互助保险平台,类似于一个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下,以类似于公司的模式下自动运行。

区块链应用下的互助保险新模式,将导致保险公司的角色由传统的风险直接吸收者和处理者,转变为专业的风险管理顾问和“虚拟资金池”的管理者。同时,最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型保险社会”,其关键是构建一个具有刚性约束的 “后信任”体系。市场参与各方在业务规则下各尽其责,保险业生态系统将可能实现完全自治,打造一个透明、可靠、满意、信任、忠诚的保险社会。

但风险与金融保险是“同生共长”的,保险的职能就是管理风险,而制度、技术和文化是金融风险管控的关键,但从总体趋势看,监管将实现从“更制度” 向“更技术”转变,而区块链为“更技术”的监管提供了可能

来源: 金融之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阳光女汉纸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