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的恩怨情仇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银行资金存管,已经成为了P2P合规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何国家会如此强烈要求P2P与第三方支付断绝关系,拥抱银行系统呢?

  杨勇  ·  2016-10-04 08:05
P2P、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的恩怨情仇 - 金评媒
作者: 杨勇   

2016年8月14日《暂行办法》发布之后,宣告了第三方支付与P2P缘分的终结,而在9月份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发起的“金融知识普及月”中,央行第一次为P2P网贷正名,并给出了“识别高风险P2P的六大维度”,其中的一点就是——“有无银行资金存管”,由此看出,银行资金存管,已经成为了P2P合规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何国家会如此强烈要求P2P与第三方支付断绝关系,拥抱银行系统呢?

银行存管与第三方支付存管,亲爹与养父的恩怨情仇

其实,说起P2P、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私生子、亲爹、养父的关系来形容。

最早的P2P,可以说是金融家最大派系——银行系统的私生子,因为P2P行业许多先行者都是源于银行系统创业人员;然而,最终却因为业务及利益分配的冲突而得不到家族的承认,所以只能跟着养父——“第三方支付”一起长大,虽然两者实力都不算很强大,但日子凑合着也能过。

但是被爷爷(国家)发现自己原来还有流落在外的孙子,而且已经长这么大了,有的还变成了“不良青年”后,怎能允许他再继续在外漂泊甚至胡作非为呢!所以一句话:“扶正”。

接下来就是与家族其他成员的协调与利益划分了,最终,P2P的活动范围被定在了“以小额信贷为主,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上,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又不与兄弟姐妹们竞争;同时银行系统其他兄弟姐妹需要拿出自己长达几十年的安全与风控经验,帮助P2P兄弟尽快走上正轨。

所以,P2P离开第三方支付,回归银行监管的怀抱,是大势所趋,也是其唯一可走的正路,依托强大的银行安全监管系统,在安全、客户体验等方面有更加系统、全面的提升,这样才是对客户、对家族的负责任。

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不过几年时间,近几年P2P平台风险事件的不断发生,也更让第三方支付存管面临挑战。

银行存管能给P2P兄弟带来什么?

那么有人会问了,银行存管与第三方支付托管有什么不同呢?能给P2P平台以及广大网贷投资者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回到最开始的“央行识别高风险P2P的六大维度”:1、证照是否弄虚作假(营业执照、ICP证或ICP备案);2、是否自行担保;3、有无银行资金存管;4、利息是否超高;5、是否发大量秒标快速圈钱。这其中,唯有银行存管是可以对其他几点起到监管、约束、制衡作用的,因此,银行存管已经成为P2P的重中之重。

首先,接入银行存管需要对以上各因素进行层层审核,只有各方面达标之后,才能接入银行存管,这对P2P平台的资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次,银行存管分别设置投资人账户与平台账户,从借款人借款到发标、回款、向投资人发放收益,全程都处在银行系统的监管之下,可以很好地监测到平台资产供应情况及真实性、借款人资金去向,平台及借款人收益等;并且实现专款专用,规避了由第三方支付存管可能因资质与安全漏洞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以及资金池问题。

60%客户对银行存管存在认识缺陷与认知盲区

银行存管炒的这么热,但客户层面,却表现的十分淡定,甚至有平台在上线了银行存管后,出现了客户大范围流失的情况。现实与预期的背道而驰,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离客户“认知”太过遥远的银行存管,最后会不会仅变成国家与各平台间的自娱自乐,客户并不买单。

另外,银行存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当中必定会经历认知、怀疑、反复到接受的过程,而此时国家与平台需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向投资者普及金融安全知识与银行存管的重要性,以便银行存管后的P2P,能真正成为国家、行业、平台、投资人普遍接受认可的存在。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杨勇

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毕业。2003年开始创业,主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先后成为中国移动12580、微软必应核心合作伙伴。2007年进入电商运营领域,成为李宁、雅兰等知名品牌网络分销托管服务商,创造了同业内瞩目成绩。2010年开始围绕全网电子商务进行投资,先后孵化、投资数家电商、移动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电子商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沉淀,有丰富的跨区域连锁管理经验。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