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个条:男子为逃避巨额债务,竟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1-07-29 15:43

我们大多数人诉讼,是为了催讨债务。但还有人诉讼,竟是为了躲避自己的债务?!法律上称此种做法为“虚假诉讼”。看到这,你可能一头雾水,什么意思?诉讼还有假的?

先别急!接下来,小编将结合一个经典案例来告诉大家答案。

一、案例分析

男子伙同朋友虚构债权债务关系,法院依法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并移交公安机关侦查。 

基本案情:2017年8月至11月,被告江某两次向原告顾某提出借款,第一次借款290万元,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交付;第二次借款110万元,通过转账至指定的案外人账户交付。上述两笔借款均约定利息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息最高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若超过则不受法律保护),且都以被告江某名下的商品门面房作为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还款期限届至,被告江某未还款,原告顾某诉至本院,要求被告江某归还借款本金400万元及利息。经调取双方来往的银行账户的流水,本院发现原告顾某向被告江某的转账资金实际来源于被告江某本人,同时又查明被告江某在本院有多起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且债权数额巨大。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刻意隐瞒无债权债务关系之事实,提供虚假借条和部分银行交易凭证作为证据,欲通过诉讼的形式对上述虚假债权予以确认,妨害司法秩序,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涉嫌虚假诉讼,遂作出裁定驳回顾某的起诉。

二、法律科普

1、什么是虚假诉讼? 

简单来说,虚假诉讼就是打假官司,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用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的行为。

2、哪些行为属于虚假诉讼行为?

(一)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属于虚假诉讼行为:

1. 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

2. 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

3. 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 

4. 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 

5. 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 

6. 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 

7. 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他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 

8.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

看到这,你大概明白了吧。江某为了逃避之前欠下的债务,与顾某互相串通伪造虚假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这种行为,就属于以上第二条。

3、被发现“虚假诉讼”后,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情节轻重对虚假诉讼行为人给予1-10万元的罚款,以及3-15日的拘留。

实施以上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诈骗罪、妨害作证罪以及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犯罪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试图去通过虚假诉讼的方式来逃避自己欠下的债务。

作为债权人(出借人),也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朋友来借钱,千万别为了面子,就直接二话不说的转账给对方,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为了能够成功追讨回借款,一定要让记得对方打借条!一份正规完整的借条和转账记录是后续催讨债务时必不可少的,是诉讼成功与否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合同因为不受地域限制、不以篡改、可永久保存等优势,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我们所说的借条,其实就是一份借贷合同,同样也属于合同的范畴,因此也可通过手机来创建和签署。 

自己手写的纸质借条容易被钻了法律的空子,被有心之人篡改,因此朋友来借钱时,建议签署一份电子借条,以防对方借钱不还。

3.jpg

微信小程序【签个条】就是一个打电子借条的微信小程序,平台有标准的借条模板,用户只需要填入相关借款信息,然后微信发送给好友进行签署即可。

小程序签个条上的借条合同没有法律漏洞,且为电子版,一经签署无法篡改,操作也十分简便,双方只需填上相关信息即可。

若借款逾期未还,债权人还能在【签个条】平台申请线上仲裁,催讨债务产生的法律费用由借款人(债务人)承担,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毕竟,仲裁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签个条】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出借人的利益,让每一笔借款都有法可依。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疑惑,也可上【签个条】进行咨询哦!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