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信用市场秩序平安 呼吁债务人对信用卡反催收坚决说“不”
【摘要】
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现在的个人征信信用市场真的是比纸还脆弱,大到主营AAA级国企信用债的产品的永煤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小到个人为了躲避信用卡账单、逃废债,选择轻信信用卡“反催收”中介,用虚假证明材料,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信用到底几斤几两?殊不知“反催收”中介的背后套路满满,债务人不仅达不到“逃废债”的目的,还可能因此影响个人征信,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2019年7月,职场新人宋荣(化名)跟几个“混得好”的闺蜜约好一起买“闺蜜款gucci”包包,刚进入职场不到1个月,还在蹭大学室友租房的宋荣为了不与她们有“代沟”,咬牙刷卡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包包。原本还款计划有条不紊,分12期还款,每个月也只需要还不到3K。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春节后疫情爆发,倒闭了不少公司,其中就有宋荣就职的这家小公司,宋荣失业了,而且疫情期间找新工作难,眼见信用卡账单就要露空窗,还不上了。
这时宋荣的微信好友联系到她,称“自己曾经也面临信用卡逾期,但现在有专业人士指导反催收,早就没了此烦恼。”病急乱投医的宋荣从同学那好不容易凑齐对方所说的15%中介费,想摆脱信用卡债务,但却只收到对方发来的“耍赖+投诉”话术,当宋荣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想要追回自己的中介费,却发现早已被拉黑。
不难看出,这类“老赖”为牟取高额利益而成立的所谓的“反催收联盟”,利用消费者面临还款压力的心理,通过网络平台“集结”有着“减少还款金”“退保退息”等方面需求的用户,怂恿、诱导他们购买课程,其实这些课程不仅没用,还有可能影响征信,是对持卡人的二次诈骗。“反催收”联盟的存在不仅严重扰乱信用市场的平安秩序,更让原本经济就困难的债务人雪上加霜,更有甚者可能利用持卡人向金融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把柄”,一步步诓骗或胁迫其步入“套路贷”陷阱。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