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2023战略”刺激消费回温推动数字经济增长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0-06-08 09:57

目前我国抗疫已取得初步成效,逐步复工复产,国民消费渐渐回温。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翘楚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两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特制订“2023战略”。捷信“2023战略”以四个重点业务方向为切入点,为刺激内需市场扩大也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服务。

引进国际化经营理念 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今年两会上,“外资”、“一带一路”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 。为进一步塑造开放的外资营商环境,稳住外资基本盘,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应积极利用外资,并通过高质量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 。

捷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目前正通过敏捷转型积极部署公司“2023战略”,通过孵化优质人才促进行业发展,实现正向循环。凭借在全球市场的丰富业务经验,捷信深刻认识到:无论在哪个国家开展业务,都需要将已经掌握的丰富专业知识与本地人才、本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捷信创造性地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与中国管理经验相结合,提出人才发展“四轮驱动”战略 ,通过丰富不同梯次人才的知识储备,提升相应的职场技能,为他们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奠定良好基础。

积极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提升智能风控“硬核”实力

近期,针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诸多热点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金融机构应处理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与防范道德风险的关系,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主体责任。自2010年底获得消费金融牌照以来,捷信始终将合规视为企业经营的“生命线”,通过打造包括贷前评估、贷中监测、贷后反馈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金融服务流程,增强自身在智能风控方面的硬核实力,实现在短期业务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创新践行普惠金融 为业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两会代表提出,尽管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取得良好成效,但传统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仍然面临商业可持续性差、供需难匹配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 。捷信不忘普惠初心,积极担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向消费者提供“借的起,还的起”的消费金融产品之余,通过多元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让消费者做到合理规划、理性使用金融服务。此外,在精准扶贫、改善民生领域,捷信自2018年起已为各地净水工程、公益扶贫项目提供上百万资金,为当地贫困居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捷信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普惠金融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既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借力数字化技术打造全渠道服务体系 加速合作商户敏捷转型进程

从“促进”到“壮大”再到2020年提出“打造新优势”,透过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难洞悉在互联网+经济趋势下中国经济愈发清晰的数字化转型脉络 。捷信基于“2023战略”,在原有服务模式基础上推出ALDI2.0 客户自助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多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全渠道服务体系,并以此为核心,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无缝衔接的流畅产品及服务,扮演好优质用户的终身金融服务伙伴角色。

此外,面对受疫情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的现状,捷信也积极响应政府“多措并举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的号召,在ALDI2.0 客户自助服务模式基础上,捷信通过帮助线下合作的中小微门店在更高层面整合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传统生产要素,搭建数字化销售平台,使它们成为带动消费复苏与增长的“星星之火”。

捷信面对经济市场制订“2023战略”不断提升自我,升级自身服务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刺激内需市场扩大努力。捷信将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级的金融服务,推动中国金融发展。作为金融行业的代表捷信投身于提升金融消费服务,拉动消费回温,推动经济增长。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