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国际版将为品牌商提供AR广告,微美全息AR+AI构建广告新业态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20-05-20 11:41

现在有更多的品牌广告商正在采用AR技术进行广告营销。据研究机构ARtillery Intelligence的数据,去年AR广告的收入达15亿美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88亿美元。

  以AR技术作为广告媒介的有效性已经不断被数据所证明。早期采用AR技术进行营销的品牌正在学习如何使用AR来身临其境展示产品。AR的沉浸感可以为用户留下优质的印象。与其他广告媒体相比,AR广告的互动深度更深,广告平均时长和频率等指标也会更高。

  据外媒Digiday报道,抖音海外版TikTok正计划推出AR广告业务,以此来扩大从短视频应用转型到广告分发、娱乐互动的应用,显然这是要跟Snapchat、Instagram相抗衡。

  TikTok(抖音国际版)正在准备提供一种增强现实(AR)广告格式,该格式将与Snapchat滤镜更直接地进行竞争。Snapchat滤镜是照片通讯应用程序的一项关键功能。 Digiday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AR品牌效果广告将使TikTok用户创建具有赞助商AR视觉效果的视频。

  增强现实效果将与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看到的物理环境互动,从而为品牌商提供一种将其数字图像集成到用户创建的视频中的方式。例如,据Digiday报道,汽车制造商可能拥有品牌AR内容,该内容显示了沿着厨房桌子的赛车,或者代表广告商的吉祥物可能出现在视频中。

  增强现实广告将使观看者可以通过点击智能手机屏幕来查看更多信息,并获得音乐配乐,TikTok用户可以将其添加到视频中。据Digiday报道,该广告格式在发布时可能会使用其他名称,该名称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TikTok的AR广告计划将为移动营销人员提供一种使其广告创意更加融入社交视频应用的方式,并指出该技术在消费者、营销人员和数字平台方面的吸引力正在扩大。

  TikTok在去年曾发布过一种称为“品牌特效”的广告格式,它允许营销人员制作具有2D特效的广告,用户可以将其添加到视频中。据报道,TikTok的内部开发团队制作了这些广告,去年的广告费用约为100,000美元。目前尚不清楚AR品牌特效的定价,但可能会遵循与Snapchat相同的发展轨迹。Snapchat曾经为在美国各地出现的AR滤镜收取500,000美元的费用,因此这种格式对许多广告客户来说太昂贵了。据报道,在Snapchat将程序添加到具有每千次展示费用(CPM)费率的程序化拍卖中后,赞助滤镜的价格有所下降。

  TikTok在AR品牌特效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加剧其与Snapchat母公司Snap的竞争,尽管有研究于3月发现TikTok是照片消息应用程序中最大的广告商。 Snap首席执行官Evan Spiegel淡化了竞争,甚至在与分析师讨论去年第三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中称TikTok为“朋友”。 Spiegel最近将TikTok描述为对Instagram的更大威胁,Instagram是Facebook拥有的流行照片共享应用程序,据估计,去年该应用每月有10亿用户。然而,根据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TikTok在第一季度的全球下载量估计超过20亿次,这使得该应用程序可能比Instagram更受欢迎。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这种沉浸式的说故事方式可能是品牌营销的未来。使用AR和VR商业内容的公司,例如IKEA、迪斯尼(Disney)和华纳兄弟(Warner Bros)正在用这种媒体提高广告效果。根据心理学研究,VR/AR内容能提升观众重述关键事实的能力,并与内容互动更长时间,对其想法产生更大影响。

  VR和AR广告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向潜在投资者展示其实际作用。过去两年中,尤其是在2020年,经过一轮B2B消费升级之后,VR和AR分析已广泛进入全球市场,人们的看法已发生变化。

  微美全息(WIMI.US)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全息云服务,微美全息云产品布局商业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娱乐、光场影院、演艺系统、商业发布系统及广告展示系统等五大专业领域。

  微美全息业务的核心是全息AR技术,用于软件工程、内容制作、云和大数据,为客户提供基于AR的全息服务和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全息AR广告服务和全息AR娱乐产品。2019Q1,营收约80.3%来自全息AR广告服务,19.7%来自全息AR娱乐产品。

  广告类业务分为线上与线下AR全息广告两部分,其中线上业务主要为移动端的AR全息广告展示与轻娱乐化广告应用。线下广告分为WIMI刊例广告展示点位的销售与非标项目型广告展示两种。

  娱乐类业务分为线上与线下AR全息互动娱乐两项,线上娱乐主要影为视剧AR全息效果插入,直播与短视频平台AR全息效果插入应用以及AR全息游戏的开发发行与运营。线下娱乐主要为公司自有全息数字IP版权的应用发行与授权服务,全息剧场服务与全息演艺服务。技术服务涉及为广告、娱乐平台提供技术服务支撑收益,以及WIMI全息云在社交、教育、医疗、军事、家居、工业、旅游、电商等行业对于全息AR需求的技术支撑。

  了解微美全息(WIMI.US)之前,需要对VR、AR、MR有一个基本认识。VR是虚拟现实,用户借助特定的设备,可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AR是增强现实,该技术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用户可通过设备进行互动,支付宝蚂蚁庄园中便有一项名叫“AR跳跳乐”的小游戏,该游戏便是增强现实的简单场景运用。MR则是混合现实,通过结合真实和虚拟世界创造新的环境和可视化三维世界。从技术边界上看,AR包含VR,MR则包含AR。

  微美全息(WIMI.US)的全息AR广告软件可让客户在视频片段中插入真实或动画的三维对象,将对象与视频中的场景片段无缝集成,而广告则主要插播于影视节目中。

  与传统的数字广告相比,全息AR技术广告更具互动性,且成本效益和灵活性更为明显,其可识别适用于多个品牌广告的重复广告空间,节省相应成本。

  而微美全息(WIMI.US)的全息AR娱乐产品则包括支付中间件软件、游戏分发平台和全息MR软件。支付中间件软件主要指公司的该软件可与各种类型的移动应用程序完全集成。截止2018年,微美全息(WIMI.US)的支付中间件已嵌入到超过300个客户的1100多种移动应用程序中。

  MR软件是微美全息(WIMI.US)独自研发的一款综合全息应用平台,它包括多个模块,允许最终用户编辑和显示全息AR内容,并创建自定义视觉效果。

  全息AR广告业务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无论是客户人数,还是客户单价,近两年都有明显的提升。微美全息(WIMI.US)的全息AR广告软件使用户能够将真实或动画的3D物体对象插入视频中,之后无缝地集成在视频中。微美全息(WIMI.US)的在线全息AR广告解决方案将全息AR广告植入到由中国领先的在线视频媒体平台主办的电影和节目中。

  细分来看,AR产业链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硬件、软件、应用和内容、以及服务。硬件包括零部件和设备,软件分为信息处理和操作平台,应用和内容则针对不同的行业进行研发和制作,服务则是通过分发平台将应用内容进行渠道分发。从商业模式来看,微美全息(WIMI.US)则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根据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对应用和内容、以及服务进行集成,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微美全息(WIMI.US)主要通过全息AR广告以及全息AR娱乐产品进行变现。

  微美全息自主研发并建立了全球顶级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

  全息云业务将与5G深度结合,在5G的高速率与低延时的协作下,远程通讯与数据传输,从系统终端到业务服务器传输时延平均6ms左右,远低于4G网络传输时延,保障了全息AR的远程通讯与数据传输中的无卡顿、低时延,以及多终端异地协同,时交互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端+云协同的协同更加高效。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物联网(IoT)应用,使得微美全息云的全息AR广告业务与全息AR娱乐业务,以及全息互动娱乐、全息会议、全息社交、全息通讯、全息家庭全息等,都将基于5G+AI人脸识别技术和全息AI人脸换脸技术的核心技术获得有效增长。

  5G落地后第一场景应用将加速VR/AR发展,中国市场增速将高于全球。因此,在5G的加持下,VR/AR等沉浸式游戏场景的通信传输短板将被弥补,预计沉浸式游戏的VR/AR商用将加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的研究,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70%,而根据Greenlight预测,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此外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根据IDC发布的《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至2023年中国AR/VR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652.1亿美元,较2019年的预测(65.3亿美元)有显著增长。同时2018-2023年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84.6%,高于全球市场78.3%的增长率。

  因此,5G牌照发放后,第一阶段场景的应用就是VR/AR产业,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产业,在产业链公司中的AR微显示、光学、感知交互板块技术更新突破后,厂商开始积极布局AR量产产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球全息AR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自2016年以来吸引了大量投资,为行业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研发在内的几个组织正在大力投资于该技术,为企业和消费者群体开发解决方案。多年来,全息增强现实市场在游戏、媒体和营销等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广告、娱乐、教育和零售等不同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预计将在预测期内推动需求。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