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威胁保障平安 “全额退保”是馅饼还是陷阱?
【摘要】
“五一”假期之前,宋女士看到一些保险产品在做优惠活动,愈发觉得自己之前投的保险不划算,可不可以退了再买新的?宋女士上网一查,还真有很多自称可以“及时止损,100%全额退保,不限地域”的广告。宋女士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如果从保险公司退保,只能返还几千元;现在有人可以帮自己全额退保,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宋女士联系了一名“全额退保”代理,对方称,只要宋女士缴纳保费30%的代理费,并提供保单、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就可以办理“全额退保”业务,甚至还为宋女士列举了一些之前“成功退保”的例子,希望宋女士能配合“钓鱼维权”。就在宋女士颇为心动的同时,银保监会的一则风险提示引起了她的注意。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称,“代理退保”行为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而且最终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全额退保”代理并非新生事物,它伴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屡屡冒头,其背后是一条有利可图的黑色产业链。各地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发出警示:“代理退保”行为隐藏着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受骗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三大风险。落入“全额退保”陷阱的人,通常落了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宋女士了解一番下来,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退保,还是维权,都要通过正常渠道,切莫轻信第三方社会人士的说辞。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