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将扩围 或允许纳入非持牌机构
【摘要】继北京率先启动试点之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即将落地更多城市,深圳、上海、雄安等有望入围。与此同时,配套监管细则正酝酿出台,与此前不同的是,下一步,监管部门或允许符合一定资质的金融科技公司等非持牌机构单独申请“入盒”。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北京率先启动试点之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即将落地更多城市,深圳、上海、雄安等有望入围。与此同时,配套监管细则正酝酿出台,与此前不同的是,下一步,监管部门或允许符合一定资质的金融科技公司等非持牌机构单独申请“入盒”。
去年12月,央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并选定涵盖数字金融等场景在内的六个创新应用作为首批试点项目。这一试点也被称为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旨在打造新型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守正创新、规范发展。
北京金融局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北京“监管沙盒”首批创新应用项目已完成登记并向用户提供服务,下一步将开展已入箱项目的跟踪监测及第二批项目的征集。北京金融局表示,“监管沙盒”试点在北京率先落地,对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获悉,下一步,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还将落地更多城市。在试点城市选择上,将配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圳、上海、雄安等城市或将入围。
配套监管细则也将落地。相关监管部门将出台管理办法,对试点项目“入箱”“出箱”等一系列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试点应用的项目评估标准,优化风险防控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监管要求只有持牌金融机构可以申请“入盒”,金融科技企业只能“搭伴入盒”。下一步,这一要求或将放宽,符合一定资质、具备优秀技术产品的非持牌机构或将被允许单独申请“入盒”,再经撮合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
蚂蚁金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振华表示,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具有较好的科技能力和创新业务,放开非持牌机构单独申请“入盒”,有利于更加充分地释放金融创新发展动能。不过,这也会给监管部门在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更多挑战。
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建议,下一步应允许非持牌机构申请进入沙盒,初期可以要求非持牌机构与持牌机构合作,测试期间使用限制性牌照等监管工具。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
- 情报 | 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今日停止运营;QQ宣布将停止运营群签到功能;通用自动驾驶汽车Cruise全面停驶
- 情报 | 马云史玉柱投资新媒体巨亏46亿;百家云完成借壳上市;拼多多海外版成美国下载量最高应用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软银旗下Arm 计划9月IPO;松下宣布清算LCD面板子公司;大众旗下捷达品牌或购零跑技术平台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