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期货 | 沙漠蝗虫爆发,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受此影响多数农产
【摘要】
黑色
螺纹钢:虽然本周开工商家数量继续增加,但贸易流通、下游终端等行业复工复产进度仍偏慢,预计还有2700万务工人员未返程,本周钢材需求回升仍缓慢。短期内,钢材现货市场或延续弱势运行,前期大跌过后的市场低位震荡,价位相对较高地区仍在下跌。
铁矿石:今青岛港pb粉报价627元,上涨2元。1月以来,无论是澳洲还是巴西都遭遇了较为频繁的天气问题。澳洲遭受了3次热带气旋,巴西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均对铁矿石运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月澳巴发运总量7851.2万吨,同比下降17%,环比去年12月下降19%,同环比跌幅均为近17年以来最大。今港口现货报价则继续上调,因期货走高,另外当前市场担忧澳洲天气问题或影响货发及运量,钢厂后市存补库需求。
动力煤:今5500现货576元/吨,持平,05贴水22.6元。今六大电库存1758.2万,日耗38.8万,可用天数45.3天。当前上游煤矿还在陆续复工过程中,短倒汽运上站问题犹在,港口供应未有明显增量。近日因封航影响除秦港库存小幅增加外,其余港口库存仍有减少,现货资源依旧紧缺,卖方预期偏乐观报价坚挺,然而沿海下游电厂仍维持低耗煤高库存的状态,仅有少数刚需用户在采购,且对高价接受程度不高。整体来看,当前市场预期供应恢复快于需求,盘面基差再次拉大,操作上,暂观望。
焦煤:上周汾渭样本点煤矿权重开工率较春节前小幅回升1.62%,产地煤源供应仍然偏紧,产地主焦、肥煤、气煤等多煤种价格较春节前上涨20-80元/吨不等。但随着复产煤矿增加,且各地近日道路管控有所放松,部分焦企原料煤库存开始小幅增加。进口澳煤方面,海外市场转好,近日远期市场以离岸成交为主,价格小幅上探,贡耶拉最新成交价为FOB153美金,较上周成交上涨3-5美金,港口现货市场依旧强劲,部分优质准一线成交价上涨至1480元/吨。
焦炭:原料煤采购仍有难度,焦企开工仍受限,运输近期略有缓解,司机到到岗增加,运费呈现下降趋势,但山西、河北等省份部分路段检查仍然严格,影响运输时间增加。短期看受疫情影响,汽运力或仍保持缓慢恢复状态。受此影响钢企原材料到货量较少而钢材产品库存堆积严重,河北部分钢企有计划增加限产力度。短期焦炭市场或将维持供需两弱局面。
有色
现货方面,根据长江有色网,铜上涨130元,铝下跌10元、锌持平、铅上涨50元、锡下跌250,镍下跌650元。
LME库存:铜库存减少975吨,铝库存减少14075吨,锌库存减少100吨,镍库存增加3708吨,锡库存减少260吨,铅库存减少25吨。
能源化工
原油:周一(2月17日)上海原油价格上涨。主力合约SC2004,以410.4元/桶收盘,上涨2.6元,涨幅为0.64%。因投资者押注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影响将是短暂的,他们寄希望于中国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随着中国工厂恢复生产和中国政府放松货币政策,市场人气有所改善。但随着OPEC+就卫生风险召开紧急会议的希望减弱,原油价格在创下9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之后回落,虽然沙特还没有放弃推动本月举行会议,但是因为俄罗斯对此表示反对,OPEC及其盟国很可能会坚持原定于3月举行的会议。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总裁Jim Ritterbusch称,上月推动油价大幅下跌的大规模结清头寸行动可能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近期入市的投机客累积头寸和空头回补。Citadel Magnus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我们的基本观点仍然是,原油需求受损仍主要是一个中国题材,尚未影响到全球需求;为应对需求下滑,OPEC+正在考虑进一步减产;俄罗斯政府表示,尚未就进一步的减产做出决定;但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原油供应过剩加剧,以及一家主要银行出售可能带来大量资金的前景,令原油减产的理由更加充分。
沥青:今日中石化沥青价格持稳,山东地炼远期预售较好,沥青汽运仍然偏少。随着市场对全球石油需求担忧缓解,原油价格连续多日上涨,这将有效提振市场需求,北方沥青价格逐步筑底趋稳。技术面:今日沥青主力合约2006以2992报收,微涨:0.07%,从图形上看,沥青主连仍然处于下跌趋势之中,建议:择机沽空。
燃料油:随着中国公共卫生事件的缓解,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油价将在底部筑底之后逐步走出震荡上涨行情。消息面利好提振下,燃料油或将进入筑底阶段,市场供需格局改善有限下,短期燃料油观望盘整,波动幅度有限;若需求出现明显改善,燃料油价格或将迎来反弹机会。
PTA:今日PTA受成本推动小幅攀升,日内交投气氛尚可,且由于供应商持续回购,商谈基差得到一定支撑。短期来看,由于加工费持续低迷,预计PTA下跌空间有限,市场存在小幅反弹的可能。今日PTA主力期货(2005)震荡攀升,至收盘主力期货收于4504,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2,涨幅0.72%。日内成交量减仓0.22万手至43.25万手,持仓量增仓3428手至72.62万手。
PE:周初两桶油库存继续增加,库存压力不减,石化部分继续下调出厂价格。近期商家多倒挂出货,今日线性期货小幅上涨,午后部分商家让利幅度有所减小,但由于下游开工恢复缓慢,市场交投清淡,实盘成交有限。由于前期价格下跌太快,市场还需消化前期跌幅,卓创预计,明日国内PE市场或将偏弱震荡,LLDPE主流价格在6550-6850元/吨。连塑L2005高开整理,盘中震荡向上,尾盘收涨。终收6865元/吨,涨75(1.10%),成交14万手,持仓增753手至315853手。
PVC:上游企业开工变化不大,厂区库存高位,积极发货为主,但目前各地市场库容较为紧张,接货能力有限,市场货源继续增加,供应充裕,但需求端恢复较慢,短期市场维持供大于求,现货压力较大,现货参与者心态不佳,预计明日国内PVC现货市场仍将弱势阴跌。大商所V2005低开,价格窄幅震荡,收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收于6300元/吨,跌0元/吨。成交81044手,持仓减730手至193366手。现货交投依然较弱,各地库存增幅明显,对期货盘面形成压制。
甲醇:国内甲醇市场走势略有分化,预计内地压力依然偏大,物流恢复有限,明日整体市场窄幅整理为主,今日华东地区甲醇收盘2025-204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15元/吨;华南地区收盘在2040-20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20元/吨,今日甲醇主力MA2005日内重心上移。开2101元/吨,收2113元/吨,涨31元/吨,成交610724,持仓702057,缩量减仓。
PP: 今日PP期货小幅反弹,现货多数止跌趋稳。明日看,PP市场应以整理向暖运行为主。一方面,期货存在有继续向好可能,对业者入市心态存在提振。现货方面,下游及终端出现缓慢复苏,局部贸易商出现抄底意向,区域间的物流运输出现好转,均提振市场价格。但虑及上游库存依旧重压,及供需宽松的现状无根本改观,市场成交重心整体上提较难,成交预计延续商谈。以华东拉丝为例,主流报盘在6700-6900元/吨。
农产品
天然橡胶:较昨日涨70至210。盘面整体表现偏强形态,市场资金面情绪高涨。需求上,目前下游工厂陆续缓慢复工,但由于工人等问题目前整体开工依然不高,终端刚需支撑作用相对有限。短期来看,基本面较难给予明显的方向性指引,行情走势多受资金情绪主导。操作上,橡胶多头继续持仓。
纸浆:山东银星4430,涨30。短期浆市供应较充裕,但需求情况需视运输及下游工厂原料采购恢复速度而定,浆价偏弱震荡整理为主。操作上,多单持有。
豆粕:沿海豆粕价格2660-3000元/吨一线,较上周五稳中涨10-20元/吨。疫情形势严峻令油厂推迟开工,而节后豆粕成交火爆,油厂豆粕库存仍较低,截止2月14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34.65万吨,虽较上周增加7.24%,但较去年同期减少38.73%。豆粕现货大多已售罄,油厂门口压车严重,继续提振豆粕价格。但2月17日零时起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豆粕运输成本下降,对于销区价格利空。且目前大豆盘面榨利良好,及美西大豆运输到中国时间较短,促使中国对美西大豆的买兴增加。近两周油厂压榨量将迅速回升,豆粕供应将继续增加,库存还将慢慢回升。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面控制尚需时日,饲料原料运进、畜禽成品运出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及餐饮业因疫情受重挫,影响肉类消费,节后生猪产能扩大进程也因疫情出现放缓,加上水产淡季,粕类需求前景令人担忧。总体而言,货源紧张缓解之前,粕价预计短线也难有大的下跌,整体仍处于略偏强格局,但油厂开机率正迅速提升之中,3月份供应紧张局面有望初步缓解,而受疫情影响,豆粕需求在短期内暂难恢复,豆粕中期走势尚难乐观。
菜粕:报价在2250-2330元/吨,涨10-30元/吨。菜籽供应紧张,油厂菜籽压榨开机率较低,且节后豆粕成交较好,支撑菜粕价格上涨。不过南美大豆预期丰产,大豆盘面榨利良好,本周油厂压榨量回升至157万吨增幅100%,未来两周将升至近180万吨较高水平,及受疫情影响,肉类需求减淡,加上水产需求处于淡季,上周沿海菜粕库存增至2.2万吨增幅46%,菜粕价格继续上涨空间受限。
菜油:报价在8210-8310元/吨,涨80-100元/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增加至13.4万吨,周增幅16.52%,同比降幅77.72%。开机率继续回升,上周8.18%,上上周3.19%。菜油提货速度快,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下降至61300吨,周降幅1.61%,同比降幅27.63%。另外,上周华东总库存在233600吨周降幅1.48%,同比降幅47.27%。不过大豆盘面榨利丰厚,中国积极采购巴西大豆以锁定利润,因原料充足本周油厂压榨量回升至157万吨增幅100%,未来两周将继续回升至近180万吨超高水平,且餐饮行业遭受重创令食用油需求急剧萎缩,油脂市场成交清淡,暂不宜过分追高。
豆油:国内沿海一级豆油主流价格在6160-6450元/吨,现货波动10-50元/吨不等。因此前榨利良好吸引中国积极采购巴西及美西大豆,豆粕需求又较好,上周油厂压榨量因此进一步增至157万吨增100%,及农业农村部通知加快豆粕等上游原料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亦公告2月17日零时起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大豆及其制成品运输成本下降,此种背景下本周及下周油厂大豆压榨量将平均升至接近180万吨的较高水平。而餐饮业因疫情遭受重挫,食用油市场需求因而急剧萎缩,国内主要油厂豆油商业库存大增至103万吨,周比增幅15%,据悉部分工厂已出现豆油胀库现象。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预计豆油行情整体偏弱。
棕榈油:沿海24度棕榈油价格5830-5960元/吨,涨50-80元/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因中印两国需求不佳表现仍惨淡,国内疫情冲击令近期国内棕榈油食用库存显著回升至94万吨上方,基差走弱抑制国内买船积极性。而印度油脂库存达173.5万吨,这一数据较此前预期大幅增长,不利于印度采购的快速回归,加征政治因素影响,1月马来向印度出口棕榈油量同比猛降85%,且在3月起马棕季节性增产的预期下,市场对马棕油能否进一步去库存产生了担忧,马盘整体形势依旧承压。因需求端异常低迷,大豆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预计油脂反弹空间受限。
白糖:广西地区新糖报价在5750-5850元/吨,跌20元/吨。沙漠蝗虫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已遭受蝗灾,对于未来印度甘蔗产量减产和受灾,刺激游资涌入令郑糖大幅走高。预计短期国内市场的库存回补以及蝗灾给农产品市场带来的恐慌将延续,糖价存在继续走高可能。
玉米:国内地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在1930-2080元/吨一线,部分较上周五调整在10-60元/吨。眼下基层粮供应充足,随着国内各地气温回升,农户售粮积极性提升,玉米市场供应或将稳步增加,而疫情影响肉类消费,节后生猪产能恢复也推迟,肉类需求下降,玉米整体需求放缓,饲料企业采购多是随用随采。总的来看,阶段性的基本面疲软,短线玉米整体或以偏弱运行为主。
棉花: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13413,涨2。进口棉跌34。储备棉无成交。蝗灾预期引起期棉大涨,但下游复工迟缓,持续上涨有待观察。若4月前蝗灾未解决,棉花种植将受影响。操作上,远月合约多单持有。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