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愚公”李福成:让废弃矿山重现自然之美
【摘要】
无人机视角下的废弃矿山已重现自然生态之美,人造景观巧夺天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虽为人作,宛若天开,而这灵动壮丽的景色正是福成集团董事长李福成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出来的。
李福成决定整治废弃矿山
2010年初的废弃矿山满目疮痍,粉尘弥漫,十几米深的矿坑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地形地貌,还造成了地址灾害等隐患。因此,李福成力排众议,放弃了房地产企业,将自己经营多年的上市公司交给别人管理,决定自己出资整治废弃矿山。此行为引起了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河北省委政府、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廊坊市委市政府以及历届三河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李福成采购设备打造梯田
2010年起,李福成为整治废弃矿山采购了大批挖掘机、矿山车等设备,开启了他填坑造地造山造绿运动的第一步;2013年底他成功造出覆土为80公分的可耕种土地1200余亩,栽培以果树为主的树木12万余株。经过3年的努力,昔日的矿山沟壑变成大美梯田,过去的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千年秀美的灵山又初露芳容。
李福成邀请专家科学规划
2014年初,李福成再次开始了他整治废弃矿山的征程,这一次,他从高起点规划入手,高新聘请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对整治废弃矿山项目进行科学统一规划。他们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制成了一幅以山川为载体、文化为灵魂的灵山恢复生态路线图。因此,李福成又先后出资十亿元人民币,购置了一大批国内外最为先进的改造矿山机械设备,组建了一支由400人组成的矿山改造施工队伍,借鉴国内外废弃矿山治理的先进经验,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去高填低。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山上山下齐头并进,二期、三期、四期同时进行,造山造地造绿运动如火如荼。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李福成根据灵山废弃矿山原有山体地势的走向不同,利用山顶原有的几座荒芜小山丘,匠心构筑,堆土为山。前所未有的固坡、护坡投入,空前完备的覆土植被举措,铸就了一座令人惊叹的绿色长城,逶迤蜿蜒,延绵不断,碧翠叠加,绿树掩映。目前,废弃矿山已经成功改造,重现灵山风景的自然之美;同时,李福成将改造好的土地上交政府,统一规划、批准利用,让废弃矿山的土地价值最大化,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