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用户对生物识别接受趋稳定
【摘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已逐步趋于稳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已逐步趋于稳定。大部分用户愿意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其中,指纹和人脸识别是用户最了解的生物识别技术。与此同时,用户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时担心的首要问题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中青年群体作为主要的移动支付用户群体,绝大多数用户每周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在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用户了解最多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占比为91.4%;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为88.8%;对虹膜和声波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占比为21.7%和21.0%;对静脉识别技术了解程度最低,占比为5.0%;与2018年相比,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用户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与指纹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持平,这得益于该项技术在支付交易、用户身份验证方面的广泛探索试用。而虹膜、声波和静脉识别技术有待进一步使用推广。
报告指出,2019年,有84.4%的用户能够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这说明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已经过多年使用,在移动支付用户中的接受程度趋于稳定。
与2018年调查结果一致,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首要担心的问题仍是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占比分别为76.9%和71.3%。除此之外,支付失败、支付环节操作复杂等问题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占比分别为26.5%和29.5%;但认为商户不支持、开通繁琐的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占比分别为38.6%和23.1%。与2018年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在应用于移动支付可能造成的个人隐私泄露和安全隐患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相关方应加强对客户敏感信息的保护,防范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疾风实验室



- 情报 | 威马汽车再次大规模降薪;特斯拉炒币亏损1.7亿美元;宝马锂供应商拟赴美借壳上市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宣布进军中东市场;马云成立马家厨房公司;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征战「黑五」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字节跳动成中国最赚钱互联网公司;阿里所有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抖音支持查询多款加密货币行情
- 情报 | 每日优鲜被约谈;百度无人车起步价16元;映客已申请上百条映宇宙商标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银湖网爆雷4年余波来了;55款App侵犯个人信息被下架;天涯社区被执行总额超亿元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BOSS直聘预期12月22日起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FF91预计明年4月交付;雷丁汽车被指拖欠货款发不出车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