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不怕火炼!法院终审判决为科大讯飞正名
【摘要】
据央广网12月25日消息,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科大讯飞起诉两家公关策划公司侵犯公司名誉权纠纷案做出终审判决,认定侵权事实成立,两家公司应在各自微信公众号显著位置连续十五天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科大讯飞经济损失共计150000元。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舆论环境的走向与企业的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谣言和恶意中伤对企业的危害不可谓不大。而在法制健全的当今社会,面对各种舆论的抹黑,企业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年初之时,科大讯飞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做法,对2018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少量低绩效员工进行优化。而这一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却遭遇到部分媒体“蹭热点”,有公关公司旗下自媒体号在网上多个资讯平台发布扩散《科大讯飞:裁员进行时》、《又一科技巨头跌落神坛!这次是安徽》等不实文章,通过标题党来博眼球,甚至根据匿名人士发布的虚假消息进行多次传播,将正常的人员调整等内容进行非实际性的夸大,对科大讯飞进行抹黑攻击,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形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过对报道中提及的两篇文章进行搜索,我们不难锁定这两个公众号,分别是桂平市特写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芒x”和“今日电商爆料”,目前两篇文章均显示已被作者删除。
今年3月份,科大讯飞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对有关公司发起诉讼并获得一审胜诉。两家公司提起上诉,法院维持原判:黑公关被判罚款并公开道歉。法院此举可谓大快人心,企业确实需要舆论的监督,但是面对捕风捉影、造谣诽谤这种违法行为,社会各界皆需共同抵制。
其实所谓的科大讯飞裁员事件,只是再常规不过的公司内部结构调整。在人工智能2.0时代,公司的整体管理费用得到了控制。同时因为公司人才的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管理效能得到了提升,技术优势得以转化为行业市场优势。
日前,科大讯飞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科大讯飞营业收入为23.45亿元,同比增长1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08.06%。截至报告期末,科大讯飞总资产达到192.05亿元。企业营收能够得到持续的增长,这与企业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和企业能效的提升是离不开的。而这样一份颇具说服力的财报,也让那些抹黑科大讯飞的谣言不攻自破。
随着此次“闹剧”的结束,相信科大讯飞会继续完善公司相关能力建设,并持续对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发,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与产业升级。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