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资管大讲堂:挖掘风险收益比更好的品种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12-20 13:10

来源:国泰君安资管服务号

11月8日,证监会发布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重点是放松再融资和新三板设立精选层。市场对此解读不一。国泰君安认为,在目前资本市场高定位的背景下,监管层稳住、搞好资本市场的意图明显,政策方向总体会偏暖、偏松。

2019年11月,市场震荡微跌,上证和沪深300跌幅较大。全月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分布下跌1.95%和0.55%,沪深300下跌1.49%,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86%和0.38%,全A指数下跌1.51%。

当月建材、汽车等少数板块上涨,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前期涨幅较好的行业领跌,呈现明显轮动和存量博弈的格局。

11月份PMI意外反弹至50.2,半年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上方。细项来看供需反弹、出口回升,整体释放了积极信号,乐观者坚定信心,悲观者继续观望。10月CPI受猪价影响继续升至3.8,但11月中旬以来猪价自高点已有一定下跌,减轻了后续CPI上涨的压力。PPI继续下滑至-1.6,连续第4个月负值且继续保持下滑态势。

11月份市场弱势,CPI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边际抑制变量,但我们仍然认为CPI的上涨是行业自身的问题,并不反应经济实际情况,不会改变经济政策的维稳方向。11/15央行新作2000亿 MLF,就是一个验证。

11月下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周期股表现出色,而所谓“核心资产”(或称“年度强势股”、“抱团白马”)出现了一定下跌。很多人关心是否后面周期股会出现机会,而“核心资产”是否有较大风险,风格是否会切换,市场对此颇有争议。

国泰君安认为,对于周期股是否有机会、是短期轮动还是中长期的风格切换,仍应在风险收益比的价值选股框架内考量。

2019即将收官,市场方向又出现争议,12月份是承前启后、布局2020的时点。

核心资产不存在较大系统性风险,低估值的“顺周期”个股可能存在机会,意味着市场指数整体下跌风险不大。“轻指数、重个股”,业绩+估值仍是选股核心逻辑。

2月份仍处于业绩空窗期,但2019年全年业绩基本大局已定,需要加强对重点公司的跟踪,并对持仓作相应调整。少做风格判断,多做个股研究,挖掘风险收益比更好的品种。

国泰君安资管杨钤雯在与20多年理财达人对话时讲到了国泰君安资管的全明星FOF产品,对国资是怎么做风险控制做了详细介绍,也对适合什么客户做了一定的阐释。

国泰君安资管杨钤雯解释道,控制风险我们主要通过穿透管理,板块间的均衡配置以及对整体仓位的把控来进行。国泰君安全明星FOF成立于2018年5月,彼时上证指数在3100点之上,我们当时对市场并不乐观,更多地是比较谨慎,在前期采取了安全垫式建仓思路。所谓的安全垫建仓主要来自对底层基金配置的板块以及对仓位的控制。板块上,我们主要选择的是配置金融、消费蓝筹板块的私募子基金,看重的就是其抗跌性。在仓位上,我们采取了类委外模式,对底层管理人仓位做了限制。另外在资金的分配方面,我们也采取了分步投资的模式。正是通过这些风险控制手段我们在2018年有效控制了下行风险,同期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今年权益类公募基金业绩突出,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也注意到市场的这种变化,在国泰君安资管目前的FOF产品线中也有专门的公募FOF产品布局。同时,未来在进行多策略FOF产品的配置时,我们也会考虑选择公募基金。我们会选择那些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突出的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产品会做为压箱底的资产。板块上,我们未来主要看好金融、科技、消费、医药,美国过去十几年表现最好的也是这几个行业,在对相关行业配置上,我们也会考虑选择适合的公募基金。

过去这么多年,国泰君安一直都在努力,希望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杨钤雯觉得FOF首先是控制产品波动,权益类FOF适合那些希望享受权益市场的平均收益,又不能承受较大市场波动风险的投资者。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