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教你读财报:利润表看什么,怎么看?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12-02 15:28

佛经故事说,几个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簸箕,摸到腿的说大象像柱子,摸到腹部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这是在比喻只凭对事物的片面了解,便妄加推断。

在投资世界里,追涨杀跌、听风便是雨,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天都在反复上演。身处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游戏中,你我都可能是那个盲人,正在被蒙蔽。每一个价值投资者都在其中艰难前行,尽力去看清真相,抓住机会。

财务分析技巧是价值投资者成长路上必修的一课,巴菲特有言,投资必须懂财务会计。本系列文章着手于投资角度的财报分析,力图用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学会看财报,此为第一篇,从普通投资者接触最多的利润表开始讲起——关于「利润表看什么,怎么看」。

(注:A股、港股、美股公司分别使用中国会计准则CAS、国际会计准则IFRS、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在一些处理细节上会有所差异,但对框架性的理解影响不大。本文及该系列后续文章主要专注在港股,即使用IFRS准则。)

利润表(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又称综合收益表,是会计三大报表之一,主要计算及显示公司的盈利状况。收入和利润水平是衡量公司赚钱能力最直接的指标,被使用的和讨论的频率也最高,可以说是投资者接触最多的报表。

(注:财报具体项目的翻译各有差异,为避免混淆,首次出现的新概念将标注英文。)

出于可比和披露透明度的考量,会计上对于财务报表的列示有诸多规范,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反而形成一定的阅读门槛。以维他奶2018财年利润表为例,列示项目共20个,加上6个附注,信息量很大,乍看之下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里总结了三条拆解利润表的武林秘籍,记住它,学会它,运用它,利润表将变得无比简单且清晰。

1、利润表看什么——看收入、利润和成本。

2、利润表怎么看——攻体量、占比和变化。

3、有无分析方法——反复对比、深度归因。

默念一遍以上武林秘籍,下面我们开始练功:

一、利润表看什么——重要科目及逻辑关系

利润表看什么?看收入、利润和成本,无论利润表有多少个科目和注释,所有妖魔鬼怪都可以被收入这三个葫芦里面。

收入主要是指「营业收入(Revenue)」,即一定期间内,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成本费用可以理解为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营业成本(Cost of sales)  」和「期间费用」(Period Expense / Period cost)。

利润项目则是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项目组合所得,反映着不同口径的盈利能力。

三个分类的逻辑关系如上图:以维他奶国际为例,2018财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31日)销售豆奶、柠檬茶等产品所产生的收入为营业收入,为75.26亿港元。

「营业成本」是2018财年生产豆奶等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人力成本、期间生产线和车间的租金等直接成本。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之间有很强的配比关系,归属对象和归属期是确定的。

与营业成本相对的,期间费用就是那些无法配比的成本,会计上将其在支出当期确认。比如「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s;Marketing Costs),维他奶在当期投的电视和网络广告,其能否转化与否不好确定,其效果的周期也是不确定的。

其次一个是「行政成本」(Management Fee/Management Fees/Managing Costs),通常包括管理人员相关的支出,以及费用化的研发费用。这些管理层面的支出、或者是新品研发投入,所产生的的作用都是长期的,无法分摊到哪一期。

除此之外,常见的费用项目还有「财务成本」(Finance costs )——当期费用化的融资利息;「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当期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毛利」(Gross profit),是最直接的利润指标,常用来衡量扣除生产经营最直接的成本之后的盈利能力,毛利率为正是企业赚钱的基础。

「营业利润」(Profit from operations),是在毛利润基础上扣除期间费用,即已经扣除企业经营和生产层面所耗费的所有成本。营业利润被视为衡量企业持续赚钱能力的重要指标。

「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ation),通常实在营业利润基础上扣除财务成本,以及加上损失、减去利得等非经常项目,包含了融资扩张以及一些非经常性项目。

「净利润」(Profit),是利润总额交完企业所得税的净额,是当期企业最终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

以上就是利润表要看的收入、成本和利润了,很简单很容易。再看一遍这张图,巩固一遍重要项目和逻辑关系,然后我们进入利润表第二层修炼——怎么看。

二、利润表怎么看——体量、占比和变化

1、绝对体量——规模和地位

绝对体量,即企业规模,重点项目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通过横纵向对比定位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地位。

以维他奶为例,2018财年其营业收入为75.26亿港元,2009财年为30.12亿港元;2018财年净利润为7.48亿港元,2009财年为3.01亿港元。十年间规模实现翻倍。

纵向对比反映的是时间维度上规模的增长,而横向对比则有助于找到维他奶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如下图)。维他奶的规模在港股食品饮料板块不算太大,排在第11位。

2、占比分析——赚钱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对利润表做一些初步处理,以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下图是对维他奶2018财年利润表所作的占比分析(每个项目/营业收入),占比分析的重点关注项目是「毛利率」、「营业利润率」、以及「净利率」。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快速定位企业的赚钱能力以及其关键因素。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相比于绝对体量,比率的形式更利于进行横纵对比。2018财年维他奶的净利率为9.94%,盈利水平高于港股饮料行业整体。

过去十个财年,维他奶的净利润规模持续上升的同时,净利率则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在2017年达到顶峰,近两年则稳定在9.5%以上。

5de4be302002b.png

为了进一步定位维他奶净利率波动的原因,继续来看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的变化。与净利率走势不同,维他奶国际的毛利率从2011财年开始逐年上涨,可以推测随着规模扩张和生产线升级,产品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排除营业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来看营业利润率,由图像可以看到,过去十年,维他奶的盈业利润率的趋势跟净利润趋势高度一致。可以推断净利率波动主要来自于期间费用的变化,原因找到了,下一步则是具体的期间费用项目占比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3、变化趋势——增长能力

除了占比,另一个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计算变化,下图是对维他奶近十个财年的利润表所作的增长分析(基准/上年同期 -1),增长分析的重点是营收、净利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营收增长能力分析的重点在归因,归因不同,增长的弹性就不一样。以维他奶的收入模型为例:营业收入=产品销量*产品价格,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1)现有产品的销量增长

第一产品处于快速增长期,销量增长引起营收增长,此阶段弹性最大。

第二产品处于存量竞争期,市占率提升引起营收增长,此阶段的特点是增速有所放缓,增长空间有限。

2)现有产品的提价

当企业的产品确定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时,还可以通过提价来增加营收。相比于销量增长,提价增收是次一级的增长方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用户流失。

3)新产品的推出

第三种推动收入增长的方式是扩充产品线,从投资者角度,扩充产品线是再次级的增长方式,需要承担前期研发投入、推广销售费用以及新品失败风险。但相应的,新产品、新业务的创新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而净利增长能力分析的辨析重点在于是否可持续,营业成本随规模扩张和技术更新得到的改善,可持续性最强;行政成本同理。

销售费用则有需要具体分析,有品牌和渠道建设起效后的自然良性改善;也可能是经营不善,压缩推广支出,短期看费用下降,长期却对营收产生负面影响。

而类似于一次性政府补贴等等非经常项目的引起净利上升,则视为不可持续项,不影响对企业的长期判断。

利润表怎么看?分析工具是反复对比,以及深度不停去归因。在此基础上,便能从体量中发现规模和地位,从占比中鉴定关键影响因素,从变化中尝试分析未来。

总结:

最后用一张图总结本文,希望对各位看客有所帮助。篇幅有限,许多地方只能点到为止,下一篇开始会以具体公司为例详细拆解每个招术,下期再见。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