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小米抢食消费金融蛋糕 做好风控是关键
【摘要】面对万亿元规模的消费金融市场,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都欲从中分羹。不止是平安,小米也瞄准了消费金融这块“蛋糕”。

11月27日,中国平安获准在上海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面对万亿元规模的消费金融市场,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都欲从中分羹。不止是平安,小米也瞄准了消费金融这块“蛋糕”。
重庆银保监局也刚发布了关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同意该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有望成为第25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及第28家拿到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
截至今年8月,国内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其中4家获批筹建但尚未开业,从牌照数量来看,还属于较为稀缺的资源。对于平安、小米等企业而言,拿到牌照也就意味着抢先获得有利位置。
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潮涌。全年共有10家持牌机构拟增资或完成增资,增资额超过88亿元。仅12月一个月,招联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宣布分别拟从28.59亿元、3.6亿元增资至48.59亿元、10.5亿元。现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一方面夯实了资金基础,能够更多投入到业务拓展、用户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也对后来者建立起更高的竞争壁垒。
而另一个趋势则是,部分互联网巨头跨界入场,如今日头条、美团、携程、滴滴等,互联网巨头有庞大的用户流量,可以通过高频短视频、信息流、外卖、打车等场景、服务、产业链,获得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并运用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挖掘种子用户,与消费金融业务形成融合,也就构成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对于平安、小米而言,面对强大的各路竞争对手,必须在业务拓展、服务能力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以平安为例,虽然在金融方面资源不少,但以往更偏重于信贷等传统金融(如平安银行),而在消费金融方面,需要面对用户信用及资产审核难度倍增等难题。而小米金融依托小米手机及LOT业务,已经在信贷、理财、保险加以布局,但消费金融场景更为复杂,涉及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如何在业务快速起量发展与确保风控之间形成平衡,对于平安、小米都是考验。
消费金融业务的安全性仍然需要企业多加重视,参照近年来数量狂飙的信用卡贷款,根据中国央行11月22日发布的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1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9.16亿元。因此,消费金融企业也须避免在追求市场份额、快速拉新的同时,忽视了用户的基本资质,导致坏账率上升,这可不是拿到一块牌照就能高枕无忧了。
来源: 新京报

财经光年



- 情报 | 广汽菲克将申请正式破产;福特电马紧随特斯拉降价;极氪汽车回应将被分拆并独立上市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光年速递 | 苹果不会在iOS 18发布时同步推出AI功能;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每日优鲜签署两份融资协议;爱奇艺旗下VR公司业务陷入停滞;蔚来手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