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加剧 年内9家消费金融公司掀增资热潮
【摘要】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热度不减。中银消费金融11月15日获上海银保监局批准增资。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保监会批复发现,截至11月17日,年内已有至少9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增加注册资本。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的背后是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业务发展的需要。

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热度不减。中银消费金融11月15日获上海银保监局批准增资。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保监会批复发现,截至11月17日,年内已有至少9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增加注册资本。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的背后是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业务发展的需要。
消费金融行业最近的一次增资是11月15日。上海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中银消费金融变更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同意该公司注册资本由8.89亿元增加至15.14亿元。同时,要求该公司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有关法定变更手续,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完成变更的,本批复失效。
在增资完成后,中银消费金融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但是股东席位没有发生改变。根据公告,中国银行对中银消费金融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40.02%增加至42.80%,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20.64%增加至22.08%,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情况由12.57%提升至13.44%,这三家企业仍分别为中银消费金融的前三大股东。
资料显示,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6月,是经原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26家区域中心。从业绩来看,该公司2018年末总资产达到362.17亿元,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59亿元,净利润5.59亿元。
除了中银消费金融外,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也在密集增资。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行政许可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至少9家消费金融公司变更注册资本获得银保监会批准。例如,9月30日,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获河南银保监局批准将注册资本由8亿元变更为20亿元。在此之前,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也获批增加注册资本。
分析人士指出,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是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热度不减的主要原因。根据原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等。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需求,满足公司业务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套路贷、超利贷等非法金融受到严厉打击,市场秩序的肃清也给正规持牌机构的规模扩张带来良好机遇,成为促使机构增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增长逐步回归理性,规模发展瓶颈渐显,头部公司增势放缓,未来如何发展受到市场关注。苏筱芮认为,消费金融公司要想获得优质发展,一方面要寻找到优质的场景资产,对场景提供方进行充分尽调。另一方面,要重视监管合规要求,理顺商业逻辑,发展健康的商业模式。在网贷行业收缩的大背景下,正规持牌机构的市场规模将有所上升,原先有品牌、有风控实力的大型消费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占领市场。
来源: 北京商报

四方赏晴雨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承认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搜狗地图将终止运营;马斯克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证监会因2.4亿罚款申请限消乐视;美团优选等部门陆续收缩员工规模;国美被曝停发员工工资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