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冒名中信消费金融行骗 受害者索赔无望
【摘要】中信消金遭遇投诉门

金评媒(ID:JPMMedia)了解到,新浪黑猫投诉上有多位用户投诉称,通过客服来电并在链接里下载中信消费金融app,按客服的指导申请了贷款,并且缴纳了高额服务费。后来贷款没有收到,客服失去联系,高额手续费却无法退还。 金评媒(ID:JPMMedia)发现,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第三方投诉平台都有关于中信消金骗贷的投诉,投诉者的遭遇也大多和上述投诉内容相似,投诉者认为中信消费金融公司涉嫌骗贷、套路贷,涉及金额3000-50000元不等。 针对这一情况,中信消费金融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回复称,中信消费金融尚未对外开展业务,个人业务目前仅向中信集团内部员工开放。中信消费金融客服人员不会使用私人微信和用户联系,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用户向其个人转账。根据用户的描述,与近期发生的多起以中信消金司名义进行诈骗的事件高度相似,建议用户尽快联系警方处理。 10月25日,中信消费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 近日,我司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中信消费金融”工作人员实施诈骗行为。我司从未向消费者发送任何app下载链接,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不会要求消费者提供验证码信息,也不会要求消费者将资金汇至个人账户。 此外,该声明还表示,希望广大消费者提高对非法金融业务和金融诈骗行为的警惕,切勿通过非主流市场站下载金融类app,切勿未经查验向个人账户汇款,切勿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短信验证码,切勿相信非法分子的贷款承诺,以免蒙受损失。而那些已经遭受不法分子侵害的消费者,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中信消金官方微信公众号) 金评媒(ID:JPMMedia)发现,尽管中信消费金融官方一再表示投诉者所投诉的公司并非真正的中信消费金融公司,而是有专业的诈骗团伙冒用公司名义,并冒充公司工作人员进行的诈骗,但是仍有消费者不买账。 黑猫投诉平台仍有投诉者表示,既然诈骗团伙能打着中信消金的旗号行骗,说明中信消金本身也存在问题,否则诈骗团伙怎么能以中信消费金融公司的名义让用户下载app进行贷款,现在该公司不承认,一直强调和中信消金无关,那受害者的损失怎么办? 综合投诉者反映的情况与中信消费金融的回复,金评媒(ID:JPMMedia)发现如下几个疑点: (1)投诉人主张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需要承担责任是否合理? (2)诈骗团伙冒用公司名义实施诈骗,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法律上有没有什么责任与义务? (3)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类似事件中能提供哪些救济手段? 针对上述疑问,金评媒(ID:JPMMedia)采访了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国兴律师。 徐律师表示:“首先,根据投诉人描述的被骗过程,投诉人是接到所谓‘客服’来电并通过‘客服’提供的链接下载了名为‘中信消费金融’的app,然后按照客服的指导申请了贷款,并缴纳了高额手续服务费,但后期贷款没有收到,客服也就此失去了联系,高额手续费也无法退还。 此外,根据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义实施诈骗的声明’,该声明指出‘我司从未向消费者发送任何app下载链接,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不会要求消费者提供验证码信息,不会要求消费者将资金汇至个人账户,’我司旗下产品均通过官方途径披露信息,具体包括如下:‘官方网站:http://eciticcfc.com/,’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我司官方客服热线:400-01-95558或010-65995558。 综上所述,投诉人如果确系是通过非正规途径,下载了假冒的‘中信消费金融’app,且在所谓‘客服’的指导下申请了贷款,最终导致被骗,造成财产损失。那么,该投诉人被骗过程与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投诉人如果仅仅是以‘诈骗行为实施方打着中信消费金融的旗号行骗,说明中信消费金融本身也有问题’为由,进而主张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应当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主张是于法无据的,换句话说,其向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提出的索赔主张是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的。” 此外,徐律师认为,诈骗团伙如果冒用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诈骗,且诈骗金额已经达到了刑事立案追诉的标准,涉嫌构成诈骗罪,相关受害方可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报案,追究诈骗团伙成员的刑事责任。 在上述情形下,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商业信誉亦会受到不法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不利影响,造成商业信誉受损的不良后果,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亦属受害方,其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公开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对于假冒网站和行骗行为进行有效甄别;另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公众征集不法分子的犯罪线索,形成有效报案材料,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报案,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至于,因诈骗团伙冒用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诈骗,造成众多投诉人财产损失的后果,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法律上并无赔偿义务。 关于中信消费金融公司能够提供的救济手段,徐律师也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中信消费金融公司可通过公开宣传自身业务的信息披露渠道和正规办理流程,引导社会公众对于假冒网站和行骗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和防范; 中信消费金融公司对于有关冒用公司名义行骗的投诉人的投诉举报情形,可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行为甄别和收集犯罪线索,从而快速形成有效报案材料,协助受害方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报案; 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可积极加强自身内控风险制度建设,杜绝管理漏洞,严防内部人员勾结外部不法分子,从事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活动。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张飞出行被曝押金难退;小音咖拖欠课时费超9亿元;抖音将推独立种草App“可颂”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软银旗下Arm 计划9月IPO;松下宣布清算LCD面板子公司;大众旗下捷达品牌或购零跑技术平台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小鹏第二代家用充电桩上线;Meta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宣布离职;步步高辟谣倒闭传闻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