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取缔不合规网贷,P2P将逐渐成为时代“恐龙”?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10-25 17:40

近期,湖南、山东等地相继宣布取缔辖区内不合规网贷平台。与此同时,51信用卡管家遭警方上门调查再次引发行业“地震”。P2P行业究竟何去何从?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动作频频,P2P将可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时代“恐龙”。

多地取缔不合规网贷 行业独角兽涉嫌犯罪

早在今年7月和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公布了18家和6家要被取缔的P2P平台名单,并要求这些机构不得再从事P2P网络借贷业务,主动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注销公司或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同时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关闭平台网站、下架APP。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P2P网贷整治有关文件精神及《湖南省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方案》《湖南省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经各市州现场检查验收,湖南省互金整治办、P2P网贷整治办等相关部门会商会审,一致认定湖南省整治名单内纳入行政核查的24家网贷机构P2P业务均不符合“一办法三个指引”有关规定,予以取缔。

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表示当前P2P网贷行业正在进行风险专项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提示函指出,未来将对全省范围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正当所有人聚焦在监管层的下一步动作时,10月21日,杭州警方在官方微博公告称,对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开展调查。当晚十一点,杭州公安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P2P行业正加速风险出清 在营平台催收压力增大

在各地不断减少P2P成交规模的情况下,网贷行业规模不断萎缩。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9月,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下降至646家,较8月份减少9家。贷款余额总量为6099.48亿元,环比下降329.31亿元。今年以来,P2P网贷停业机构已超过了1200家,大部分为主动选择停业退出。

平台数量不断减少,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却在增多。以北京为例,今年4月18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官方公布了第三批网贷机构借贷主体逃废债名单,共计收到31家机构提交的逃废债名单,涉及12万名以上恶意逃废债行为人。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营网贷机构经营压力加大,可能会导致51信用卡管家类型的恶意、暴力催收等情况事件频发。

对此,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9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持续开展对已退出经营的P2P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以及加大对网贷领域失信人的惩戒力度。

网贷出清波及上市公司 P2P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最近公开表示,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地区研究制定P2P网贷机构向小贷公司转型的具体方案,但网贷的转型之路绝非易事,不少上市公司也不得不放弃P2P业务。

爱鸿森(NASDAQ:AIHS)近日发布公告称,地方监管机构要求其每月减少P2P网络借贷交易量,公司已认定网络借贷业务无法继续运营,董事会已于10月17日批准终止P2P业务。受此影响,爱鸿森股价于美东时间10月22日收盘跌至0.27美元,目前已经蒸发90%多的市值,存在退市风险。

那么,P2P业务将来是否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被取缔呢?潮银财富投资总监衷亚成分析指策出,当前监管层也在观察此次行业出清风暴的影响和效果。未来,全国范围内取缔P2P行业并非不可能。按照目前的政策指向,监管部门正以行政手段促使P2P行业出清,甚至使P2P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时代的“恐龙”。

衷亚成对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层积极推进P2P向小贷转型,网络小贷备案资格有望放开,而转型的方向主要在于商业模式转变:“P2P是C2C模式,小贷是B2C模式,债权人为小贷机构自身,加之小贷机构只有1-3倍的杠杆率,这对于股东背景、资本金有极高的要求。”

另外,衷亚成认为,网贷转型小贷在风控、运营及财务制度等方面的转变,也不同于原有模式。那些股东实力背景强大、高管团队具有丰富银行业从业经验且运营规范的机构更有望转型成功。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