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电池:品质至上 高研发破局“热失稳”安全痼疾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09-27 19:14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也日趋年轻化,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用户年龄集中在25-39岁,是更加年轻化且更加环保的人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更加理智,数据显示,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因素中,消费者最看重续航里程,占比达到46%,其次是电池的安全性,占比26%。



image.png


专家指出,电池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其实密切相关,而且并不是正相关。以最新迭代的产品高镍811电池为例,这一材料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与之相对的,是高镍本身的材料特质带来的挑战,包括热稳定性降低、易氧化程度较高、技术难度增大等。如何将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结合起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成为整个锂电行业面临的挑战。

除了制作难度增大,高镍811电池对材料选择、配比、制造环境、工程工艺等研发与生产环节和工艺也有极高要求,技术壁垒偏高。对此,锂电领航企业比克电池选择迎难而上,高投入高研发,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采用特定的化学体系设计及独特的结构设计,从整体结构的角度降低危险系数,从结构设计、顶部安全阀、正负极材料、生产流程等各方面严格把控电芯品质。

对品质的不懈追求造就了比克电池的高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各大造车新势力均有搭载比克高镍电池,为消费者安全护航。其中江淮IEV7S搭载比克18650-3.0Ah电芯,通过整车测试认证,测试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比克电池也仍是至今国内唯一整车通过热失稳测试的电池供应商,技术水平领先锂电行业。

在18650-3.0Ah电芯的基础上,比克21700-5.0Ah电芯在性能上实现了新的突破,2000次循环后容量仍大于80%,以100%的通过率通过了超五百次热失稳模组验证,以超高安全性为新能源行业安全护航。

业内指出,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就是热失稳,比克电池作为国内最早实现高镍811圆柱电芯量产的锂电企业,在热失稳问题的控制上保持了业界前沿水平。比克电池从材料安全、结构设计等方面出发,充分研究各类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安全添加剂,陶瓷隔膜,同时研究双向泄压通道让电池在极度热失控下定向爆破,不对周边电芯造成危害,真正实现了整包层面上单颗电芯失效,整包不发生链锁失效。

“比克高镍811电芯采用释压均匀的对称式结构、避免热失稳的安全阀,可以确保电池在极端过热及滥用情况下,及时有效进行热释放。”比克电池电芯研究院院长林建博士表示,“这样即使整车发生安全问题,电池模组内任何单一电芯发生热失稳,电池包或模组仍能继续工作。”

安全稳定的结构设计之外,比克电池还设有专门的电解液研发团队,对各类添加剂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高容量高镍和硅合金电池体系中,实现安全与效能的双保险

“热失稳问题在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上举足轻重,应该加入新能源电池安全标准核心指标,也为行业安全自检提供更明确的方向。”比克电池电芯研究院院长林建博士指出,“未来比克电池将持续进行高镍电芯热失稳问题的研究,高研发高投入,在电芯安全性能上实现新的突破。”



image.pn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