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市 万亿级增量资金可期
【摘要】多方机构正在研究长期资金入市条件,多地职业年金基金已到账并开始运作,后续或有近千亿元可投资权益市场;到今年年底,养老金委托投资到账规模或新增2000亿元至3000亿元,新增入市规模或将达600亿元至900亿元;保险资金正对大市值、高分红股票进行加仓。此外,MSCI等扩容,保险资金有望提高权益投资限制比例等,也将为A股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

多方机构正在研究长期资金入市条件,多地职业年金基金已到账并开始运作,后续或有近千亿元可投资权益市场;到今年年底,养老金委托投资到账规模或新增2000亿元至3000亿元,新增入市规模或将达600亿元至900亿元;保险资金正对大市值、高分红股票进行加仓。此外,MSCI等扩容,保险资金有望提高权益投资限制比例等,也将为A股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
长期资金正加速入市。记者获悉,多方机构正在研究长期资金入市条件,多地职业年金基金已到账并开始运作,后续或有近千亿元可投资权益市场;到今年年底,养老金委托投资到账规模或新增2000亿元至3000亿元,若按30%比例进入股市估算,养老金新增入市规模将达600亿元至900亿元;保险资金正对大市值、高分红股票进行加仓。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A股市场将迎来可观的、稳健的长期资金;另一方面,市场需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供长线资金运作。多地职业年金基金到账运作目前保险资金、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等投资二级市场的比例距离相关法规政策的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多家职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已有约十地的职业年金基金到账并开始运作,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还有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基金尚未完成投资管理人的选拔,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关评选工作将全部完成。
业内人士预测,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将权益投资比例平均控制在15%左右,职业年金初始运作将有总计近千亿元可投资入市。此外,由于职业年金基金缴费是刚性支付,按照这一比例计算,每年可能还会有200亿元左右的新增资金继续进入权益类市场。随着自然增长,职业年金规模将超过企业年金。同时,养老基金投资股市的速度会加快,预计未来两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4万亿元。
保险资金入市步伐“可圈可点”。连日来,多家保险公司挪仓换股明显,并对大市值、高分红股票加仓。
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票投资和通过基金等产品间接股票投资的合计余额为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近12%。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这仅是在二级市场的投资,如果再加上股票投资中按权益法计价的部分,合计规模2.5万亿元左右。”
据统计,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总规模约占A股市值的3.1%,是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若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资本市场有望迎来1705亿元增量资金。若按照上限由30%提升至40%,届时A股有望迎来万亿元增量。
除上述长期资金准备加速入市外,一位券商人士透露,下半年增量长期资金入市还有两个来源,一是MSCI扩容,将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提升到15%,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也先后提高了A股纳入比重;二是保险资金有望提高权益投资限制比例,有望为A股带来超9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紧扣科技赋能和稳增长对于投资风格,华泰证券预计,职业年金投资风格接近企业年金,以固收类资产为主。职业年金为债市、股市都将提供新增资金。但由于其追求静态收益、风险偏好低等特性或导致职业年金以安全性的固收产品做底仓,通过非标、非公开债券等增厚收益,在有收益安全垫前提下参与权益市场博取超额回报。
“职业年金入市前期或仍低配权益类资产,随着固收类资产收益达到一定的安全垫,或加大权益资产配比以博取超额回报。各家机构总体处于建仓期,要积累安全垫,配置的权益资产比例较低。”一家大型机构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不过,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认为,后市长期资金或倾向科技赋能和稳增长两大逻辑,侧重盈利确定性较高、成长性较好的行业板块,包括科技产业(5G、AI)、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和消费产业(白酒、医疗器械)等。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从长期投资视角看,金融领域、消费领域、科创领域的龙头公司都会成为长期投资的备选标的。
国寿资产表示,行业配置上,科技板块的潜在空间相对更大一些,建议配置偏向成长,同时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也应在关注之列。为入市创造良好条件在政策引导、鼓励资金入市的同时,近日金融委会议传递明确信号,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
杨欧雯表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是未来市场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此外,外资是A股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QFII等制度鼓励外资入市也会是机制完善的路径之一。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表示,长期资金入市需有健全完善的市场治理机制,对于违法违规案件要大幅提高处罚力度,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披质量;要建立完善的鼓励长期投资的税收优惠机制;要建立发达完善的风险对冲机制。此外,长期投资者税收优惠政策也值得期待。
“在市场改革方面,科创板在拓展市场对企业‘包容性’的同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注册制为机构投资者、外资等长期资金提供了‘定心丸’,我国资本市场对机构投资者等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杨欧雯说。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胖次超人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盒马上线独立招聘官网;“小世界”板块涉黄被罚100万元;Arm在今年最大IPO中筹资48.7亿美元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罗永浩退出锤子科技集团公司法人;零跑汽车明日挂牌上市;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3亿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