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LPR首秀 静待结构化“降息”
【摘要】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今日首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业内普遍预计,相比此前1年期LPR利率,新LPR将有所下调。与贷款基准利率相比,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能更好地反映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今日首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业内普遍预计,相比此前1年期LPR利率,新LPR将有所下调。与贷款基准利率相比,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能更好地反映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两轨合一”的推进,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结构化“降息”之举将有助于畅通利率通道,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将更多金融之水引入实体经济。
LPR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以来,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部分银行通过协同行为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这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阻碍。新LPR机制改为MLF加点后,一方面能够提高银行在贷款报价方面的自主性,合理反映市场环境和银行自身的变化,另一方面能够保留央行对贷款利率的调控能力,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意图。
LPR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结构化“降息”效果有利于实现精准调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再加上主要发达国家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市场形成了全面降息预期。但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来看,全面降息并非最佳选择,不符合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因此,通过公开市场结构化“降息”,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既有利于解决实体经济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有利于避免大水漫灌。
需要强调的是,新LPR机制的运行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期。此次央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业内人士强调,这意味着未来如果有银行对LPR的定价长期失真,会受到央行处罚,从而增加LPR的有效性。
当然,改善利率传导效率,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未来LPR定价可以参考更多利率,比如灵活性更强的逆回购利率。同时,央行政策利率下调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后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或有可能下调,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鼓励银行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更多结构化货币政策的操作也值得期待。从中长期看,要引导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LPR最终或需要锚定一个更加市场化利率。分析人士称,当前MLF(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的定价方式可能将随之有所变化,更加接近市场利率水平。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时光巷陌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威马汽车再次大规模降薪;特斯拉炒币亏损1.7亿美元;宝马锂供应商拟赴美借壳上市
- 情报 | 蔚来手机即将上市;Model 3改款有望在半月内上市;比亚迪汽车鼓励举报腐败行为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情报 | 威马汽车年亏损82亿元远超“蔚小理”;乐视经典商标Le将被拍卖;福特因车标短缺致使车辆无法正常交付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