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楼市进入“人少房多”局面,炒房意义如何
【摘要】
不得不说,中国老百姓都把大量家庭资金压在了房产上,大部分人买房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投资升值。
但是,现在投资房产真的能获取暴利吗?很多人持着举棋不定的态度,——看到别人买到的房子升值就认为炒房是能挣到钱的,但看到网上各种唱衰房价的观点,又认为现在投资楼市或许并不明智。我们不如从几个大方向来看,或许能从中窥得楼市的未来走向。
中长期来看,未来楼市走向如何?
人口是影响楼市的重要因素,不过,就目前来看,人口红利或将逐渐消失。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总人口规模为13.95亿,较2017年增加530万人,总人口规模依然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事实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预测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规模大概率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不超过14.5亿人)后开始下降。
除了人口数据之外,我们再来看一个和楼市直接相关的数据。据经济参考报在2018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人均住房面积为40.8平方米,套户比高达1.13,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去年4月份也称,人均面积高达40多平米。多个角度均证实,当下的中国人其实“并不缺房子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楼市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去库存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人口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房子却越来越多,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少房多”的局面。
过去房子快速升值,因为是稀缺品,大家都想拥有,由此也推高了房价,炒热了楼市。如今,人少房多成为大趋势。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所有的房子加在一起,能够满足至少40亿人居住。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中国建造的房子可以解决世界上2/3人口的居住。在中国人根本不缺房子的情况下,那么,炒房还有意义吗?很明显,并没有,与其期望炒房升值,不如期盼房子不贬值更现实。
炒房不再是暴富的跳板,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中国既然不缺房子,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抢呢?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人的欲望在作祟,人们买房的目的,并不是“要有房住”,而是“要有房”,而且是要有能快速增值的房。由此也导致了我国房屋空置率畸高。但如今,这种局面在国家调控之下正在被终结。
虽然今年以来楼市回暖之势强烈,但我们也能看到,国家随即就收紧了调控,重提“房住不炒”,中财委第四次会议也提到,“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避免宽松政策吹起资产价格泡沫”,简而言之就是不允许房价反弹,更不允许房价大涨。实际上就是在慢慢扭转大家的预期,改变大家公认的买房等于赚钱的想法。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推出了大量公租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发改委放开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建房以及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58同城这类的租房平台也在不断发力,推出“品牌公寓”“安选房源”等优质、真实的房源,让租客在贴心、高效的服务中放心租房,投入高质量生活,所以说未来即便是不买房,通过租房也能实现安居乐业。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