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港发行300亿元央票 期限调整规模增加
【摘要】26日,中国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1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人民币,中标利率分别为2.80%和2.82%。

据央行网站消息,26日,中国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1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人民币,中标利率分别为2.80%和2.82%。
这是央行首次在香港发行1个月期和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离岸市场投资者认购踊跃,全场投标总量超过850亿元,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各类机构。
离岸央票被视为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工具之一,截至目前,央行已经四次在香港发行离岸央票。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三次发行相比,此次在香港发行的两只人民币央票期限有调整,且发行量增加。前三次发行的人民币央票均为3个月和1年期两种期限,单只发行量均为人民币100亿元。本次发行包括1个月和6个月期两种期限,央票期限缩短,其中期限最短的1个月期央票计划发行量达200亿元,创了该类央票单只发行量纪录。
分析人士认为,缩短人民币央票发行期限,可在有效调节短期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同时,不至于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总量造成持久的影响。
央行指出,1个月期和6个月期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成功发行,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所谓央票,是央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与SLF、MLF、PSL等投放流动性的操作不同,央票则是主动收紧货币,回笼市场流动性。其本质是央行发行的债券。同时,央票还是国债的一大补充,国债一般发行期限较长,很少有一年期以内的;而央票则带有国债性质,但期限经常较短。
此前,5月15日,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3.00%和3.10%。这是央行继2018年11月和今年2月之后,第三次通过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此次发行全场投标总量超过1000亿元,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
来源: 中新经纬

财经光年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
- 情报 | 恒大财富调整兑付方案;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花房集团预计12月12日上市
- 情报 | 字节跳动识区App将停止运营;腾讯TIM云文件功能已停止服务;抖音计划入局线上超市
- 情报 | 广汽菲克4个月仅卖2辆车;村镇银行更新APP后提现按钮消失;小鹏P7部分车型部分配置调整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
- 情报 | 豆瓣完善实名制注册;45家银行保险机构被通报;App Store或将下架近3000款半活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