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区块链技术推动监管理念的提升 登记审批更高效
【摘要】新技术大胆应用的背后,是监管理念的提升。让企业不必为审批程序劳心劳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壮大上。

新技术大胆应用的背后,是监管理念的提升。让企业不必为审批程序劳心劳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壮大上。
开办一家企业,手续要办多久?一周?三天?还是一个工作日?
最近的一次体验,刷新了笔者的认知。那天,笔者到广州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采访,正好遇见想和朋友合开电子商务公司的“95后”女生刘超来注册公司。于是,笔者全程跟踪看下来,不到一个小时,新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就到了刘超手上。
刘超先是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填写法人信息、股东姓名、出资额、经营场所等信息。然后,她到窗口签名,核验身份。笔者发现,就算是没到场的合伙人,也可以远程刷脸、电子签名。
然后,刘超再根据系统提供的选项,选择附近的刻章点。接着,通过平台提供的信息,新公司有了银行预开账户,只需另约时间到网点面签即可……不一会儿,她就收到了“打印营业执照”的短信。
笔者了解到,本来小刘只是想来咨询情况的。萌生创业想法后,她在网上查如何开公司,越看越蒙圈儿,她索性赶早儿来服务大厅咨询一下。没想到,正碰上试点上线“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最终,不用提交一张纸质证明,合伙人也没来,小刘顺利地开起了公司。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是新鲜事儿了,各地都推了许多新招,企业开办越来越便捷。便捷的背后,离不开管理者理念的创新,更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大胆使用。这一次,广州开发区试点平台的背后,是“区块链+AI”技术的支持。
利用区块链技术,地址上链,杜绝随意更改,防范虚假地址和违建地址登记注册;系统对接公安部门的身份认证平台(CTID),由人工智能对经营者身份进行自动比对确认,防范“被法定代表人”“被股东”现象。
新技术大胆应用的背后,也是监管理念的提升——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对企业采取信用管理,降低前面的门槛,后面“监管有据,执法留痕”,不再以审批代替监管。
改革深入、技术赋能,企业不必为无谓的审批程序劳心劳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壮大、技术创新上。如此,市场环境将更加公平而活力满满。
来源: 人民日报

疾风实验室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被带走;恒大新能源汽车被强执1.2亿;交个朋友回应锤子科技经营异常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威马车机App暂停服务;Mate 60系列供应商回应涨价;网易有道推出虚拟人口语教练Hi Echo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
- 情报 | 魅族确认吉利收购股权;罗永浩宣布今起退出社交平台;美股或迎15年最大改革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钟睒睒成功连任中国首富;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