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热销的AB面:野蛮生长与乱象丛生
【摘要】强监管来临,互联网保险规范四大路径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保单量大幅增长。2018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超过了1900亿元。与此同时,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在总体投诉明显回落的背景下,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却大幅增长,同比增长超过120%。
在5月26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介监管部主任姜波表示,对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不合规行为要严密监管,并透露,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办法即将更新,未来很快会向社会征求意见。
A面
天时地利人和 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
在保险产品购买渠道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保单量大幅增长。2018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超过了1900亿元。
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互联网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网民数量庞大。据《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互联网保民人数大约为2.22亿(vs.全国网民8.02亿),近75%的网民接受互联网购险。
首次投保年龄约为28岁。 其中,60/70后首次投保年龄超30岁,80后首次投保年龄26.7岁,90后首次投保年龄21.7岁。
互联网的第二个优势就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产品信息获取便捷。而且,采用微店、官网、淘宝等线上销售模式,更加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据《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在购买渠道选择上,包括微信在内的支付渠道成为互联网购险的首选。在还未购买过保险的网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
在所有互联网保险购买渠道中,网民使用最多的分别是:支付工具(微信钱包、支付宝)43.6%、保险公司官网/App/公众号30.4%以及第三方保险平台的官网/公众号/App 18.5%。支付革命实现的无现金交易,使得用户缴费容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年轻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增强,也是互联网保险热销的动因之一。《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显示,近一半的被调研网友(49%)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比较了解的占14.6%。
其实,自互联网保险产品诞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理解上的分歧。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保险仅仅是指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也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保险应该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保险产品从设计到营销以及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保险价值链的升级与重塑。
根据原保监会在《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中的定义,互联网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通过自营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平台等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业务。
从当前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来看,无论是监管还是保险公司运营视角,看得更多的还是互联网的渠道与中介属性。
近几年,我国保费收入增长明显乏力。2018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6577.77亿元,同比增长18.36%(2016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0904.15亿元)。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单纯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互联网作为一个普适化的渠道,能够和传统营销模式互补。
据悉,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比如泰康人寿的全资子公司泰康在线;二是与第三方保险平台合作,将自己的保险产品放到已经成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上销售。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55家保险公司和445家保险经代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共销售产品约1.5万个。
B面
产品条款歧义多 乱象丛生
互联网保险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2018年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8年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出现大幅增长,全年收到10531件投诉,同比增长121%。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8484件,同比增长128.25%;涉及人身保险公司2047件,同比增长95.32%。
这些投诉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捆绑销售保险产品、未经同意自动续保等。
比如,有网友吐槽,某互联网医疗险,网页上写100%赔付,实际上,这句话省略的东西太多了,实际上条款的表述是“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通过社保和公费医疗获得报销的部分”后的余额进行赔付;1万元内的费用不赔付;对于1万元以上的费用,在责任项目下100%赔付。这里面要先报销社保,并不算免赔额,然后保险公司要在责任项目下才赔。
对消费者来说,除了被误导的风险,某些互联网保险甚至有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嫌疑。比如,某网店销售的恋爱险,所谓保单不过是商家自行印制的一张纸,并非保险机构开发、销售,保单毫无法律效力。
还有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保险条款存在歧义和误导,夸大理财收益、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刘强东成为中国首善;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字节跳动推出番茄音乐App
- 情报 | 京东金融转账功能将停止服务;蔚来、小鹏已多次跌出销量前三;凌雄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比特币集团或考虑收购德国银行;豆神教育被深交所通报批评;美团投资罗永浩AR公司 Thin Red Line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情报 | 微信小号功能仍在测试中;京东转让骏迪物流股权;蔚来发布2月限时优惠购车方案
- 光年速递 | 去哪儿实行混合办公;铁路12306硬刚飞猪;快狗打车下调天津抽佣率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