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槽点”多:备案制存盲区 维权成本较高
【摘要】记者调查了解到,作为新兴商业模式,预付卡消费因其便捷实惠被不少商家青睐。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类似的“搭讪”,商家用各种优惠吸引你办卡消费,可一旦你掏了钱,接下来就可能会落入一环接一环的套路……
记者调查了解到,作为新兴商业模式,预付卡消费因其便捷实惠被不少商家青睐。但预付卡备案制度存盲区、处罚力度较轻、征信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导致这一领域乱象频发,屡禁不止。
记者通过梳理各地典型案例发现,预付卡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在美容美发、健身、摄影、汽车美容、餐饮等领域,这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成为跑路、纠纷的重灾区。
“预付卡里的钱,是消费者为履行多次性合同,预先存放于对方账户的钱款。应该是消费一次,经营者从卡中扣一次钱。”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说。
“但现实生活中,预付费交易正逐渐背离初衷,成为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手段,产生大量的法律纠纷。”北京市律师协会监事、营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集金说。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预付费消费也逐渐成为新的投诉“槽点”。近期,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在门客生活上预订了几个月的鲜花,可没收到几次就发现小程序下线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企业失信成本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导致预付费套利行为明显增多。
针对各地频出的预付卡乱象,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就发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发卡企业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前往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对相关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按预收资金的一定比例向商业银行存入存管资金,一旦违规,便可对企业形成约束。
“但实际情况是,对存管资金的后续使用缺乏监管。此外,办法仅涉及‘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3个行业,而对健身、美容美发、教育、文娱、网约车等侵权高发领域以及个体工商户都没有覆盖。”王集金说,此外,对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违法行为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力度较轻,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建议,对发卡商户及其主要管理人员设定资质门槛,如要求经营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无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不良记录等。王集金建议:“尽快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与个人进行登记和公示,在工商执照办理等方面提高门槛。”
来源: 新华社

逗儿胖



- 情报 | 汇丰据悉拟拆分印尼业务上市;腾讯新闻回应传言;开课吧裁员规模控制在30%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字节跳动成中国最赚钱互联网公司;阿里所有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抖音支持查询多款加密货币行情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极氪将择机完成上市;圆通拟收购网络小贷牌照;美团严抓考勤
- 情报 | 威马汽车年亏损82亿元远超“蔚小理”;乐视经典商标Le将被拍卖;福特因车标短缺致使车辆无法正常交付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