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人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多样化 互联网保险“定制产品”成为新“蓝海”
【摘要】随着国民保险意识逐步增强,我国财产保险市场规模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随着国民保险意识逐步增强,我国财产保险市场规模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亿元,同比增长11.52%;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70.08亿元,同比增长9.51%。
在互联网保险浪潮的推动下,涌现出了一批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然而,所有保险产品均由保险公司来承接,最终的创新产品的开发也会落地到保险公司。那么,互联网保险或者中间平台存在的必要是什么?它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与传统保险企业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近日,在携保企业险平台发布会上,有业内人士给出了意见。
目前,大型企业是财险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险企之间的争夺非常激烈,导致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新兴行业市场虽然比较零散碎片,对险企现有展业模式和风控都具有极大的挑战,但是,中小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却在不断提升。
如何打破行业僵局,深入旅游、户外、教育等不同领域,洞察各细分行业的风险痛点,为企业用户提供符合其所属行业风险特征的保险解决方案,并寻找新的市场契机,是每一家险企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部分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洞察各细分行业的风险痛点,为企业用户提供符合其所属行业风险特征的保险解决方案,而定制符合中小企业规律的保险产品成为新的蓝海。
5月22日,慧择携保企业险事业部总经理贺建在举办的携保企业险平台发布会上表示:实际上,保险并不完全是投保和承保这两个简单的环节。中间实际上需要有很多的环节来打通用户和保险产品的距离,最后达成交易。
传统的保险公司基本是通过线下代理人的反馈,再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做出反应才能最终到达用户,在这个环节中,用户体量规模的大小、区域的限制都影响了整体的反馈效率,如果整个市场所有需求都是标准化的统一的,那么这种模式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当市场出现多样化,需求零散的时候,这种体系就无法适应目前的市场需要。
因此,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和核心竞争优势本质上还是在于效率的提升。不同的平台和公司竞争优势也不同,有的在于现有流量的把握能力,即获客效率,有的则是在于产品的设计能力,还有的公司有大量的人脉和渠道通过互联网来快速变现,还有的公司着眼于为线下代理人赋能提升转化效率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互联网服务平台独特的竞争力和市场切入角度。
当前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多存在基础薄弱、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因此亟待完善风险管理方案。“功能+保险产品+服务”是互联网保险争夺市场的关键要素,围绕产品和服务,险企能够在中小企业综合保障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时光巷陌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360数科预计11月29日挂牌港交所;咪咕抖音或砸超10亿买世界杯转播权;QQ邮箱群邮件功能将终止服务
- 情报 | 恒大汽车创立至今累计亏损170亿元;腾讯游戏管家PC端将停止服务;全球首款太阳能汽车投产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钟睒睒成功连任中国首富;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
- 情报 | 威马汽车年亏损82亿元远超“蔚小理”;乐视经典商标Le将被拍卖;福特因车标短缺致使车辆无法正常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