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投·商学院:“士别三日”班群英汇聚,共寻企业金融破局
【摘要】
道口投·商学院“士别三日”黄埔一期于4月26日成功开班。
一期学员中,不乏互联网行业新锐创业领袖,也有来自各行各业极具势能的企业家代表,如国内领先的基因科技服务公司擎科集团CEO&北大EMBA马石金、从事新能源空气能应用的动能科技董事长王馨锐等。还有来自各界的精英,如清华的领军人才张晶博士、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北大毕业的杨耀华等。
可谓群英汇聚,大咖云集。
擎科集团CEO-马石金
动能科技董事长-王馨锐
但谈及金融、融资,却让这些企业家碰到了难题。「融资是企业一生都要面临的问题,企业早期需要资本助力,帮助快速成长,成熟期也需要资本加持,实现更大目标。」「企业与资本相伴一生,是赋能,同时也是博弈的过程。」学员如是说。
在本次三天课中,课程围绕金融思维、股权设计、商业计划与融资秘籍展开,帮助企业家学员找到金融破局之道。今天就将主要内容整理分享出来,希望创业路上的你少走弯路。
一、理论+实战+点评:一堂课彻底搞懂顶层设计与股权激励
「做好股权分配,是创业能够稳定发展的最底层基石。」对于股权激励,杨周认为其实质就是对股权架构的设计。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将关系纽带进行有序梳理。
股权激励部分,杨周分享了道口投经自身大量案例总结出的股权“宝塔”模型,从激励原则、边界、步骤到陷阱、工具,给出了一整套的实操解决方案和大量细节案例,极具价值,干货满满。
之后,当堂进行案例实战。一个小时小组讨论时间,课堂热闹起来,进入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设计完成后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方案,并由另外三个小组提问、打分,找出方案中不严谨、有待改善的地方。
待小组展示完成,由杨周统一点评。经过学员一番讨论,在各小组看来已近乎完美的股权设计方案,在杨周逐个分析时,却破绽百出。辛辣点评、一击即中,这是杨周的风格。
在对每个小组方案进行完善后,现场学员表示通过理论和实战学习,再经杨周老师指点,真正搞懂了股权设计的关键点。
「创业不易,股权分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何分、如何守,学问很大。希望每一位创业人都能掌握规律,在企业经营中游刃有余!」杨周说道。
二、高分BP炼成:如何用几页PPT搞定投资人?
BP指导部分,由道口投合伙人苑帅讲授。
他从高分标准、BP框架两部分全面展开,一句「促成交易才是BP核心乃至唯一评价标准」让现场学员茅塞顿开,终于明白BP不是标书、产品说明书、企业文化展示手册,抑或是会计账单,而是一份面向目标投资方的精准营销广告。
框架部分,包含封面、市场空间、产品现状、商业模式、竞争分析、团队介绍、战略规划、财务估值八大模块。
苑帅首先阐述每个模块的呈现标准,后用自己亲自制作并帮助企业融资成功的BP来佐证说明。案例鲜活多样、表达幽默风趣,一堂两个小时的BP课深入人心,也让在场学员对这位年轻讲师产生了深刻印象。
最后他总结道,一份高分BP,应该包含以下四个特点:
1、重点突出,客观非全面;
2、极致提炼,少即是多;
3、数据说话;
4、颜值正义。
在投融资对接中,一份好的BP,就是成功融资的第一步。
三、投融资博弈:如何避免掉进投资人的陷阱?
股权结构设计好,BP做好,最后一部分,就是面对投资人。融资是相互赋能,同时也是博弈的过程。博弈之处在于:企业想抬高估值多融资,资本想低成本入股。
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合作,从谈判到签订协议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许多陷阱,甚至是协议条款上一个词语、标点符号稍不重视,都会造成很大损失。
现场学员迫切追问:一个简单的企业股权激励设计练习,已暴露出股权设计中的诸多问题,那么在与投资人的实际博弈中,该如何应对呢?
随后,杨周拿出自己亲自操刀的企业融资方案(现场已匿名),为大家剖析协议设计的要点,并详细分析每个条款。
现场创业者学员纷纷拿起相机,誓要记录全程,不漏掉一个字。
课后在采访中,现场的投资人学员表示:「身为一名专业投资人,真心佩服杨周老师的细致、严谨,在行业里这真的能称得上顶尖水平。能够避开每个条款的圈套,同时给到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足见杨周老师的专业性与高度。」
「这样的课程,对创业者、企业家朋友帮助真的太大了。不谦虚地说,下午的课(案例剖析详解),对这些企业未来有救命作用。」
三天课结束后,不少学员反馈干货满满、意犹未尽,需要消化很长时间,也有学员现场表示要跟定道口投·商学院之后的每一节课,「听过几次,每次听,还是醍醐灌顶,值得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课后交流环节,学员积极提问,讲师们也都认真回答。
「金融思维+股权设计+BP指导+融资对接」,“士别三日”设计的全新授课模式,在第一期就取得了99%好评的理想效果。第三天「谢师宴」后,本次“士别三日”班圆满结束。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