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 最快下月成行
【摘要】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预计年内会有三次降准,分别在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各一次,最近一次或在4月份。

2019年以来,央行通过全面降准、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鸽派”,国内降息、降准的预期再次抬头。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业内人士有何看法呢?
昨日,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首选,预计年内会有三次降准,分别在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各一次,最近一次或在4月份。
“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建议,2019年降准4次,目前中国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依然高达13.5%和11.5%,降准空间大。
“总体来看,央行将继续利用丰富的数量型工具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在一些重要季节性时间节点将适当采用降准措施,预计全年会有3次左右降准或定向降准。”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2019年降准降息的方向,受经济调控的需要和央行调控工具的选择两方面因素影响。”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初在一季度GDP增速披露后,这是一次降准的重要时间窗口。另外,三季度或再出台一次定向降准以巩固全年经济增长成果,这种可能性较大。
徐高认为,降准是很有必要的,随着1月份-2月份社融增速加快,资金也加速流向实体经济,这自然要在金融市场里补充基础货币,而降准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补充。它有利于为银行减负,降低负债成本,进而为银行补充利润,使得银行流动性更愿意惠及实体经济。
此外,针对2019年央行是否开展利率政策,徐高表示,预计今年不会降息,因为利率并不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一个紧约束,实体经济也不会因为利率太高而不愿融资。
徐高还表示,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来看,随着银行间利率水平下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也随之下降。因此,从利率水平来看,实际获得融资的成本已经在下降,所以基准利率是不应该变动的。而且,如果利率下调,贷款利率肯定也随之下调,这会对银行利润造成较大影响,进而抑制银行的放贷能力,反倒不利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
来源: 证券日报

四方赏晴雨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每日优鲜被约谈;百度无人车起步价16元;映客已申请上百条映宇宙商标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
- 情报 | 小鹏第二代家用充电桩上线;Meta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宣布离职;步步高辟谣倒闭传闻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