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披露,TDSQL十年自主可控之路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03-13 15:45

3月12日,腾讯云全新发布自主可控金融业务支撑平台,该平台集中整合腾讯云在基础架构、数据库、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场景中的优势能力,致力于帮助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构建全方位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其中,腾讯云也首次正式对外披露分布式数据库TDSQL的十年自主可控之路。

数据作为金融行业的生命线,承载数据的数据库产品,无疑是金融科技的核心,也是当前金融产业安全、自主可控的关键。目前商业银行以及国内金融机构数据库产品几乎被国外商用数据库垄断。

2019031315512228.001.jpeg

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负责人 潘安群

一方面,由于核心知识产权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极有可能发生厂商断供风险,且该行业长期被传统厂商垄断,金融企业IT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在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尤其互联网化浪潮冲击下,传统银行的集中式IT架构难以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春节红包等场景,传统的集中式解决方案无法支撑海量用户。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国产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数据库显得尤为必要。

十年探索,TDSQL专为“金融”而生

“一款金融级的分布式数据库,必须要经过数年的积淀,以及海量业务场景的锤炼 ” 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负责人潘安群表示。

TDSQL的诞生正式如此。

时间回溯到2002年,因为当时腾讯的计费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团队选择完全基于开源MySQL构建数据库体系。随着开放战略的兴起,同时为了解决计费等公司级敏感业务高可用、核心数据的零流失、核心交易的零错账等问题,腾讯数据库团队从07年开始自研了一款数据库产品,这也是TDSQL的前身,这款数据库在当时很好的支撑了09年的开放平台浪潮。

随着腾讯开放合作的发展扩大,行业场景越来越多,这款数据库在支持腾讯内部业务体系是很完美的,但是无法很好的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因此从2012年开始,腾讯基于“开源定制化+自研”策略构建更加通用的数据库产品,正式命名为TDSQL。目标就是解决金融系统中高可用、数据一致性、水平伸缩问题。

可以说TDSQL的诞生,一开始就是为金融场景而生。

2014年对于TDSQL来说是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筹建,在强调自主可控技术的前提下,他们技术团队对当时国内诸多数据库产品技术选型后,最终决定选择TDSQL作为其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方案,这是全球首家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库解决方案的银行。

2016年以后,TDSQL正式开启自主可控之路,开放给更多的金融企业使用,得益于海量业务场景的锤炼,使得TDSQL成为一款产品化数据库,具备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

“赤兔”和“扁鹊”,空地双层安全体系

作为一款金融级数据库,TDSQL具备六大核心特性,包括数据强一致性、金融级高可用、高性能低成本、企业级安全性、线性水平扩展、智能化运维。

在一些事关数据安全的特性上,TDSQL做了重点的加强,比如针对

高可用等问题。TDSQL可以轻松支持异地多活。 

除了技术上保障之外,TDSQL还从运营角度保障数据的安全。据分析,目前,金融行业大部分数据库产品化程度不够,相当多的安全事故均是由运营操作不规范带来的。TDSQL通过提供“赤兔”自助运营和“扁鹊”智能DBA彻底规避人为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赤兔”自助运营服务,可以从管理员视角,在可用性、安全、效率、成本维度进行全方位管控,90%的日常运营操作均可以通过Web页面完成,减少人为差错同时帮助金融用户节约管理及经济成本、降低风险。

“扁鹊”智能DBA则帮助金融用户防范系统异常,通过采集超过400+运营指标,基于AI+Policy的智能诊断技术,帮助金融用户快速定位解决问题,并预防潜在风险,防范于未然。

此外,分布式数据库TDSQL为用户提供数据库防火墙、透明加密、自动脱敏等安全防护措施,减少用户误操作和黑客入侵带来的安全风险。

行业首次:“两点四中心”成功实践

微众银行对于TDSQL的自主可控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业内首家完全基于TDSQL自主可控数据库技术的构建分布式核心系统的银行,其1.0架构采用两地三中心形式,在2017年初,启动2.0架构,采用的两地四中心(同城三中心多活)架构,相较于传统银行的两地三中心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级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数据零丢失。

这也是两地四中心架构在银行核心系统的首次应用,目前已经稳定运营1年多。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同城三中心多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荣获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一类成果奖。

目前,TDSQL已经为超过500+的政企和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库的公有云及私有云服务,客户覆盖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计费、第三方支付、物联网、互联网+、政务等领域。强大的安全性、高可用性正快速推进国内金融行业自主可控进程。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