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论坛聚焦小微企业融资 PPmoney胡新提出三点建议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

  企业信息  ·  2019-03-01 17:05
《人民政协报》论坛聚焦小微企业融资 PPmoney胡新提出三点建议 - 金评媒
作者: 企业信息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在京举办的第19期财经智库沙龙。沙龙以“中国方案•力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主题,多名全政协委员以及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就此展开积极讨论。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PPmoney网贷CEO胡新作为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受邀出席活动,作为金融科技从业领域的代表,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出三点建议。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认为P2P网贷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方式,这一两年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广受关注的问题,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胡新:感谢主持人。我们行业这两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个人的观点,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建立分层的、灵活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且要明确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占了整个中国企业的90%,创造了60%的GDP,纳税占比50%,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开发上占了80%,可以说,2018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只有31.76万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4.56%。也就是说90%的企业数量贡献超过60%,但是占的贷款比例非常小,能够获得的各类金融服务并不充裕。

按照原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先生《论草根金融》里的提法,把小微企业定义在业务量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分了三个层次,七个主体,这些企业在中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其实是贷不了款的。

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现在金融体系中比较成熟的有两个解决方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一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保理融资,做供应链,做上下游的,也是针对有一定体量的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才能做保理业务,特别是银行能够做的票据业务、保理业务,能够参与的企业还是很少的,除非是非常有核心的信誉企业才能贷的了款;二是信誉贷款,我们面对的90%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借钱都没有抵押物,没有比较好的征信手段,他们都是需要通过信用方式借到钱,但实际上很难。

我们认为,当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难题最主要的方法是要技术创新,把它当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我看到各位嘉宾和委员都提到了银行,都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银行的问题,但是单纯靠银行还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需要大家一起协作。

前面几位嘉宾只有刘尚希委员提到我们需要对非标的、体外的贷款机构进行扶持,对于影子银行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予以承认,准确评判它们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做出的贡献,我们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放任不管,实际上需要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提高我们的扶持能力,让他能够服务得了中小企业。如果单纯通过银行,甚至是通过银行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个现象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我们老的问题还用老的方法解决,肯定解决不了,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方法创新、产品创新。我们金融科技领域这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通过技术驱动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服务好小微企业。

当前做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机构大体上有四类——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公司以及P2P网贷平台。

商业银行的特点是面向大型的国企、央企,余额是非常多的,有抵押物的,实力很雄厚,提供贷款的利率也很低,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可以解决70%的贷款额度的需求。消费金融公司这两年发展是非常快的,甚至采取了大量互联网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手段,通过互联网方法覆盖了很多小微企业人群。第三类是地方性的小贷公司和网络小贷公司,这类公司这两年也有比较大的发展。前三类公司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牌照,第四类是P2P网络贷款平台,这类平台在最近六年得到高速发展,也提供了大量贷款数额,其实金额并不是很大,最高峰时没有突破2万亿,在中国贷款余额中是九牛一毛,现在降到1万亿以下,但是服务的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数量非常多,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现在在做普惠金融,中国现实存在的有这四大主体,单纯靠政府拿政策去要求商业银行干什么事情,很难打通最后一公里,我们应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像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建模的方法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做一个非常良好的判断,才能够把钱贷出去,才能够收回来,做普惠金融绝对不是送钱给他们,如果送钱给他们收不回来,这个事情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只有让整个商业模式走通了,验证了它的可持续性,通过市场化方式去解决它,才能够让小微企业持续、稳健地获得贷款,解决他们资金周转的问题。

PPmoney万惠集团和PPmoney网贷经过了近七年的发展,拥有超4千多万用户,其中2700万是我们的贷款用户。在我们的数据里面36%是小微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借贷,64%是大众消费者,他们贷款过去是进行消费的,36%是扩大经营生产,额外的基金周转和商业启动资金。这里面小微企业主排名前三的需求中,第一是扩大经营,第二是额外资金周转,第三是创业启动资金,这三类需求是最多的。

在我们2700万左右的小微企业主里面是这样一个情况,这些人都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比达到81%,74%处于专科以上学历人群,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还款能力,但是没有资产、没有抵押物。怎么让他们能够借到钱呢?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调研,这群人在选择借钱时,第一选择是商业机构的信用卡,在信用卡里借钱,信用卡可能会被刷曝,借不到,或者不能获批。第二是向互联网平台借钱。也有很多人是借不到钱或者额度不够。第三个层次是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借钱,如果借不到就到网络APP,如果还借不到可能会有人选择到进行进行小微贷申请。他们选择的层次是这样。

他们选择网络贷款,也会面临两大痛点——利息与额度方面的差异。其实原因特别简单,是因为我对他的信息判断数据不够,这个人借5万块钱我可能最终审核后只能给他5千块钱,什么不能贷款5万块钱给他?因为我们要用风控模型综合评判,把控风险,在服务借款人的同时也要对出借人负责,我们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对于两端的用户都是可感知的。

可能80%在我们这里借贷的用户都认为借款额度没有达到他满足,但我们的风控系统决策的比较稳健的,我们会持续做好分群定价、智能匹配,服务好经营性用户人群,特别是小微企业主。

我们相信,接下来,通过技术驱动的方法,用多层次的灵活差异监管体系解决用户的普惠金融需求,真正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的问题。

为此我有三个建议:

要加强小微企业征信企业体系建设。刚才说到了对用户判断的信息不够,所有的网络贷款公司查不了人行征信,这对我们判断这个人群能不能贷款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现在平均每个用户借款只能是1万块钱,如果有人行征信大概可以借6万块钱。人行征信只是其中一个,是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还有小微企业主人行征信的数据和税务的数据,和工商的数据,甚至和水电的数据,都没有打通。如果这些数据能够打通并集成,我们面对小微企业建立征信体系、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将更加便利。

坚决打击逃废债。就是借了钱恶意不还,打击放贷主体或者出资人,借了钱不还出钱人自然受损失,下次借钱信用风险高,成本就会更高。所以对逃废债相关的关注和打击政府部门要统一一盘棋,借钱就应该要还,这是信用体系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议国家要重视打击老赖,打击逃废债。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借钱不还的人,如果能够上人行征信,至少在下一次别的机构贷款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能够借到钱,买不了房。

目前已经成立了行业内的资信同盟,我们组成自己民间的征信体系,我们自己这些P2P网贷的头部机构自己组成联盟,把名单全部共享,可以把它理解为“老赖黑名单制度”。

防范逃废债问题的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强。因为黑名单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这种名单管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都受到很大的挑战,这两年在做民间黑名单也催生了很多商业机构,他们发展的很好,但是征信名单的规范性、有效性,或者是黑名单受限制。上了黑名单受什么限制,只是在我同行的平台里贷不了款,其他受的限制很小。希望上得了人行征信的黑名单,希望上得了法院的失信人名单,这些借钱不还的人,把他的名单录入到法院黑名单,让他们不能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这个道路也是非常曲折的,也是不通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打击逃废债事情上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会帮助我们建立中国的征信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

三,网贷机构、互联网金融应该和传统银行要加强合作,因为我们叫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服务人群是不一样的。包括P2P网贷在内的不同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人群各自有各自的客群,各自有各自的服务能力和侧重点,只有分而治之才能更好的服务到这群人。希望政府允许或者想办法促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新进的金融机构有效合作,因为风控方法、产品设计理念是有很大差别的,是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有利补充,我们希望更好的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在京举办的第19期财经智库沙龙。沙龙以“中国方案•力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主题,多名全政协委员以及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就此展开积极讨论。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PPmoney网贷CEO胡新作为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受邀出席活动,作为金融科技从业领域的代表,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出三点建议。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认为P2P网贷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方式,这一两年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广受关注的问题,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胡新:感谢主持人。我们行业这两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个人的观点,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建立分层的、灵活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且要明确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占了整个中国企业的90%,创造了60%的GDP,纳税占比50%,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开发上占了80%,可以说,2018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只有31.76万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4.56%。也就是说90%的企业数量贡献超过60%,但是占的贷款比例非常小,能够获得的各类金融服务并不充裕。

按照原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先生《论草根金融》里的提法,把小微企业定义在业务量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分了三个层次,七个主体,这些企业在中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其实是贷不了款的。

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现在金融体系中比较成熟的有两个解决方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一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保理融资,做供应链,做上下游的,也是针对有一定体量的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才能做保理业务,特别是银行能够做的票据业务、保理业务,能够参与的企业还是很少的,除非是非常有核心的信誉企业才能贷的了款;二是信誉贷款,我们面对的90%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借钱都没有抵押物,没有比较好的征信手段,他们都是需要通过信用方式借到钱,但实际上很难。

我们认为,当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难题最主要的方法是要技术创新,把它当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我看到各位嘉宾和委员都提到了银行,都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银行的问题,但是单纯靠银行还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需要大家一起协作。

前面几位嘉宾只有刘尚希委员提到我们需要对非标的、体外的贷款机构进行扶持,对于影子银行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予以承认,准确评判它们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做出的贡献,我们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放任不管,实际上需要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提高我们的扶持能力,让他能够服务得了中小企业。如果单纯通过银行,甚至是通过银行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个现象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我们老的问题还用老的方法解决,肯定解决不了,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方法创新、产品创新。我们金融科技领域这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通过技术驱动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服务好小微企业。

当前做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机构大体上有四类——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公司以及P2P网贷平台。

商业银行的特点是面向大型的国企、央企,余额是非常多的,有抵押物的,实力很雄厚,提供贷款的利率也很低,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可以解决70%的贷款额度的需求。消费金融公司这两年发展是非常快的,甚至采取了大量互联网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手段,通过互联网方法覆盖了很多小微企业人群。第三类是地方性的小贷公司和网络小贷公司,这类公司这两年也有比较大的发展。前三类公司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牌照,第四类是P2P网络贷款平台,这类平台在最近六年得到高速发展,也提供了大量贷款数额,其实金额并不是很大,最高峰时没有突破2万亿,在中国贷款余额中是九牛一毛,现在降到1万亿以下,但是服务的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数量非常多,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现在在做普惠金融,中国现实存在的有这四大主体,单纯靠政府拿政策去要求商业银行干什么事情,很难打通最后一公里,我们应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像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建模的方法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做一个非常良好的判断,才能够把钱贷出去,才能够收回来,做普惠金融绝对不是送钱给他们,如果送钱给他们收不回来,这个事情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只有让整个商业模式走通了,验证了它的可持续性,通过市场化方式去解决它,才能够让小微企业持续、稳健地获得贷款,解决他们资金周转的问题。

PPmoney万惠集团和PPmoney网贷经过了近七年的发展,拥有超4千多万用户,其中2700万是我们的贷款用户。在我们的数据里面36%是小微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借贷,64%是大众消费者,他们贷款过去是进行消费的,36%是扩大经营生产,额外的基金周转和商业启动资金。这里面小微企业主排名前三的需求中,第一是扩大经营,第二是额外资金周转,第三是创业启动资金,这三类需求是最多的。

在我们2700万左右的小微企业主里面是这样一个情况,这些人都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比达到81%,74%处于专科以上学历人群,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还款能力,但是没有资产、没有抵押物。怎么让他们能够借到钱呢?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调研,这群人在选择借钱时,第一选择是商业机构的信用卡,在信用卡里借钱,信用卡可能会被刷曝,借不到,或者不能获批。第二是向互联网平台借钱。也有很多人是借不到钱或者额度不够。第三个层次是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借钱,如果借不到就到网络APP,如果还借不到可能会有人选择到进行进行小微贷申请。他们选择的层次是这样。

他们选择网络贷款,也会面临两大痛点——利息与额度方面的差异。其实原因特别简单,是因为我对他的信息判断数据不够,这个人借5万块钱我可能最终审核后只能给他5千块钱,什么不能贷款5万块钱给他?因为我们要用风控模型综合评判,把控风险,在服务借款人的同时也要对出借人负责,我们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对于两端的用户都是可感知的。

可能80%在我们这里借贷的用户都认为借款额度没有达到他满足,但我们的风控系统决策的比较稳健的,我们会持续做好分群定价、智能匹配,服务好经营性用户人群,特别是小微企业主。

我们相信,接下来,通过技术驱动的方法,用多层次的灵活差异监管体系解决用户的普惠金融需求,真正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的问题。

为此我有三个建议:

要加强小微企业征信企业体系建设。刚才说到了对用户判断的信息不够,所有的网络贷款公司查不了人行征信,这对我们判断这个人群能不能贷款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现在平均每个用户借款只能是1万块钱,如果有人行征信大概可以借6万块钱。人行征信只是其中一个,是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还有小微企业主人行征信的数据和税务的数据,和工商的数据,甚至和水电的数据,都没有打通。如果这些数据能够打通并集成,我们面对小微企业建立征信体系、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将更加便利。

坚决打击逃废债。就是借了钱恶意不还,打击放贷主体或者出资人,借了钱不还出钱人自然受损失,下次借钱信用风险高,成本就会更高。所以对逃废债相关的关注和打击政府部门要统一一盘棋,借钱就应该要还,这是信用体系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议国家要重视打击老赖,打击逃废债。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借钱不还的人,如果能够上人行征信,至少在下一次别的机构贷款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能够借到钱,买不了房。

目前已经成立了行业内的资信同盟,我们组成自己民间的征信体系,我们自己这些P2P网贷的头部机构自己组成联盟,把名单全部共享,可以把它理解为“老赖黑名单制度”。

防范逃废债问题的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强。因为黑名单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这种名单管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都受到很大的挑战,这两年在做民间黑名单也催生了很多商业机构,他们发展的很好,但是征信名单的规范性、有效性,或者是黑名单受限制。上了黑名单受什么限制,只是在我同行的平台里贷不了款,其他受的限制很小。希望上得了人行征信的黑名单,希望上得了法院的失信人名单,这些借钱不还的人,把他的名单录入到法院黑名单,让他们不能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这个道路也是非常曲折的,也是不通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打击逃废债事情上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会帮助我们建立中国的征信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

三,网贷机构、互联网金融应该和传统银行要加强合作,因为我们叫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服务人群是不一样的。包括P2P网贷在内的不同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人群各自有各自的客群,各自有各自的服务能力和侧重点,只有分而治之才能更好的服务到这群人。希望政府允许或者想办法促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新进的金融机构有效合作,因为风控方法、产品设计理念是有很大差别的,是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有利补充,我们希望更好的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