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情报局:一诈骗团伙被扣查13亿;点对点兑付起争议;钱贷网5人被捕
【摘要】互金资讯开启全新一天,金评媒带您看互金圈大小事:一网络诈骗团伙利用“区块链”搞传销现场扣查13亿;点对点兑付方案起争议:出借人质疑被“收割”;钱贷网5人被捕,i财富3人被刑拘......

互金资讯开启全新一天,金评媒带您看互金圈大小事:一网络诈骗团伙利用“区块链”搞传销 现场扣查13亿;点对点兑付方案起争议:出借人质疑被“收割”;钱贷网5人被捕,i财富3人被刑拘......
政策监管
央行:美国标普全球公司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称,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标普已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金评媒)
@央行: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是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保监会: 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1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更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维护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加大专项产品落地力度。(金融时报)
@肖远企:将支持保险公司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研究推进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价机制。
行业动态
点对点兑付方案起争议:出借人质疑被“收割”
日前,互金整治办、网贷整治办下发175号文,不合格P2P网贷平台面临清退,这也被认为是P2P下半场的开启。围绕着良性退出,兑付方案也进入市场视野,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是“点对点”兑付方案。质疑声音认为该方案采取均摊的方式,或存在“收割”之嫌,不过也有人对此方案给予了部分肯定。与此同时,市场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部分P2P网贷平台由于风控不足,对借款人的把控力薄弱,恶意逃废债恐将成为新的隐忧。(中证网)
@业内人士:P2P网贷平台“关退转并”,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只有在坚持此项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退出。
华融消费金融违反征信管理规定 被央行处罚5万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因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违反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合肥支行对其开出罚款5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开出1万元罚款。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2019年1月17日。(凤凰网财经WEMONEY)
2019年消费金融增速或放缓 多头借贷风险成业界最大担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比2017年放缓1.2个百分点;消费对GDP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中,除房地产、汽车等大额消费外,服务居民小额、分散消费需求的消费金融公司,对消费市场的冷暖感知最为明显。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领域或将面临增速放缓的情况。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现金贷整治过程中,部分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的消费金融用户信用风险暴露;此外,多家消费金融机构表达了当前资金端渠道较窄、同业合作受限带来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
一网络诈骗团伙利用“区块链”搞传销 现场扣查13亿
近日,河南许昌建安区公安局通报一起特大网络传销案,犯罪嫌疑人买下一栋价值千万的别墅,专门用来藏匿非法所得,在现场查扣的涉案现金高达13亿元。2018年6月,许昌警方接到当地工商部门转交的线索,浙江杭州一家名叫“我是小丑”的网络公司,疑似通过网络开展传销活动。警方初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IAC的网络平台,宣称是以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打造的社交平台,在国内多地组织活动进行推广,实际是在从事传销活动。经检察机关批准,目前许昌市建安区公安局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19名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每日经济新闻)
钱贷网5人被捕,i财富3人被刑拘
1月28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微信公号发布钱贷网、i财富和蜜蜂有钱等3家P2P平台案件新进展。通报显示,钱贷网5名涉案嫌疑人已被抓捕归案,案件正处于起诉退查阶段。警方近期新增查封25辆涉案车辆产权,扣押车辆8辆;另有5名租车人已清偿车款,警方已将相应5辆车解除查封。目前累计已查封77辆、扣押25辆。i财富方面,警方经前期侦查取证,已对涉案人员王某云、刘某静、沈某等人办理刑事拘留。另外,已查封涉案房产六套,累计冻结资金共1400余万。(福田警察)
热门观点
证券时报:业绩预告变脸是埋在市场的“暗雷” 投资者应高度警惕
1月29日,证券时报发文称,在2018年年报披露拉开序幕之际,一批上市公司开始了最后的业绩预告修正,由盈转亏的修改幅度之大,令人咋舌。上市公司突然的业绩“变脸”好似埋在市场的“暗雷”,令投资者猝不及防。从预盈到巨额预亏不过一个季度的时间,这种情况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犹如儿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诚然,投资者们无法提前知晓上市公司公告“变脸”的准确时机,从而规避损失,但从每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通常也有蛛丝马迹可循,投资者应高度警惕。(证券时报)
(编辑:郑惠敏)
来源: 金评媒

金评媒



- 情报 | “宁德时代”理财骗局曝光;京东重试前置仓卖菜业务;法拉第未来股票增发提议获通过
- 情报 | 新东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被曝裁员;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17家;全球近半数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