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街”的券商,下一步需要脑洞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Leccur 原创  ·  2019-01-17 09:32
“扑街”的券商,下一步需要脑洞 - 金评媒
作者: Leccur   

最近,在脉脉上流传出一封内部信,据说是著名知识付费界大佬罗振宇老师,取消了得到app团队年终奖,然后还发布了内部信解释为何取消。

罗老师在信中表示,取消年终奖跟经济寒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跟裁员更是没有关系。在他看来,年终奖就是一种懒政的大锅饭行为,对那些真正表现突出的同事来说,非常不公平。

按理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公司都在收缩过冬,一些大公司也纷纷表示下调或者取消年终奖的金额,但是这封内部信引得网友纷纷吐槽的点在于,“不发就不发了,还要给你讲一堆大道理,非得发一篇馊鸡汤”。

其实年终奖这个事情,在很多行业不仅是标配,而且是从业人员收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比较传统的金融行业,很多项目考核的绩效都会在在年底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

所以,如果这封内部信真的是罗老师写的,那他这个逻辑思维可能只有在他自己的公司适用。

众所周知,券商的日子这两年一直不好过,很多优秀人才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本来资本市场从业还是一个相对高大上的职业,但是金融民工们常常有种生不逢时的无力感,觉得自己一身本领但其实跟人类历史上最传统的靠天吃饭的行业并没有任何区别。

最近看到了麦肯锡的一份报告,算是对资本市场的疲软有了定量的了解,往往比定性的描述更为直观:

2018年月均获批分支机构数比 2017年下降40%,更是有18家券商撤销了位于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多家分支机构;

2018 年上半年上海地区近四成的营业部出现亏损;

2018年以来多家券商降薪,中小券商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行业悲观情绪蔓延。

然后再看下盈利能力的情况,下滑非常明显:

2017年证券行业总收入为3,113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下滑5.0%,2018年上半年行业总收入为1,266亿元人民币,同期下跌11.9%。

总收入减少的同时,2018年上半年行业净利润率首次跌破30%关口,降至约26%。尽管杠杆率略有回升,但受收入减少和利润空间缩小的双重影响,证券行业净资产回报率显著恶化,2018年上半年行业年化净资产回报率仅为约3.5%。

1.png

来源:麦肯锡报告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还说,国内券商的利润率和回报率都明显低于国际市场水平。对比国际证券市场,虽然总收入自2014年以来也有约2.7%的下跌,但利润率稳中有升,对冲了收入下降的影响,资产回报率仍保持在8%左右。

这个当然跟国内直接融资市场的欠发达有关系。在一个严格分业经营的市场当中,间接融资体系异常发达,直接融资的占比只有14%左右,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市值占GDP的比重也远低于成熟市场。

在这篇报告里,麦肯锡提出了券商转型的六大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明确差异化战略方向,131家券商须分化定位,除少数几家大型全能券商之外,大多数券商应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定位,向行业专业化转变,进行战略聚焦; 要打造有特色的业务模式,抓住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机构服务业务和重资本业务快速发展之机; 要拥抱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加大数字化应用、适时布局金融科技,并从组织、理念和文化方面加以促进; 精细化运营; 管理和经营风险; 重塑组织和文化。

当然,跟大多数咨询公司高大上的报告一样,这些建议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具体到落地的时候,大概率会出现水土不服和动作走样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逐一分析一下券商主要的业务情况,基本就能明白真正的挑战在哪里。

1

经纪业务

“雁过拔毛”的经纪业务可以说是券商的独门武器,但是基本上就是靠牌照续命。要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摧毁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的话,如果没有准入门槛和牌照保护,传统券商的经纪业务分分钟会被互联网公司搞死。

有公开资料显示,十年的时间,国内券商平均佣金率水平下降近80%,跟十年前躺着赚钱相比,现在券商觉得艰难太正常了,但是在经纪业务的层面未来恐怕只能更难。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当你已经可以在支付宝和微信买基金和理财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在这里炒股呢?如果大家要比技术能力、用户体验和获客能力的话,传统券商是没有办法跟互联网公司相抗衡的,基因根本就是不一样。

这里就顺便点评一下关于“重塑组织和文化”的这条建议。一言以蔽之,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金融机构何其难。最近跟一家正在准备上市的美港股券商交流,他们认为平台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不仅仅交易这一项服务,而是基于交易的场景带来的相似投资人的聚合与交流,提供小微投资人与公司高层直接对话的平台,以及平台要主动帮助投资者终身成长。

让传统券商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应该是“臣妾做不到啊”。

2

卖方研究

卖方研究会迎来一些比较大的变化。持续了20年的机构分仓佣金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前两周一则“广发证券开会,机构佣金费率将由万八降至万二且由基金管理费列支”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强烈关注,虽然后来相关机构进行的辟谣,但是对未来的变化是有基本共识的。

另外,欧洲市场自2018年初开始实施的米菲兔(金融工具市场指导II,简称“MiFID II”)明确要求券商分拆研究业务和经纪业务、将研究服务单独定价,很多国际大型券商已经开始实施。

行业人士预测,由于目前国内卖方研究同质化严重,所以滥竽充数缺乏研究能力的机构将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真正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将进一步巩固地位。

就如同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所言,目前券商分析师过剩的局面已经非常严重,预计2020年之后,不少机构的卖方研究将被淘汰。

尤其是有些机构,把严肃的研究工作庸俗化和娱乐化,招聘分析师的时候主要的要求是“长得乖,放得开”,其实就是把研究人员等同于销售,直接冲着分仓业务去了。

还有人说,未来“大批卖方研究员会跳槽转岗,要么去买方,要么去“远方”(转行),转型到投顾岗位也是一个出路。“

最后,国外的大型卖方也就只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家是大而全,另外的则是一些精品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

国内的卖方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至少30家券商提供研究服务,且从佣金分账;

2、同质化程度高!热门的公司,10家以上的券商点评,也没讲出区别。而且发生变化了,不会风险提示;

3、只看多,不看空,不独立!国内卖方习惯了买方和上市公司为衣食父母的关系,甚至为了维护关系而维护关系,不敢讲上市公司的不好和已经预测出的潜在风险,有时候讲了反而要被监管批。卖方研究的公信力和尺度究竟在哪里,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大家都成了演员,但是最后的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3

资本化业务

未来重资本业务能力将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要求券商具备更强的资产获取、风险定价和主动管理能力。

依赖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机构销售交易、自营及投资业务将成为券商业绩的主要推动力。资管新规下,券商须提高资管产品的设计和主动管理能力,发挥资产端和资金端的连接作用。

未来随着投资者机构化,机构交易服务和风险中介需求增加,资产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由商业银行转向资本市场,将刺激资产配置产品和风险管理的发展。

从资产端看,成熟市场另类资产比重上升,中国也将呈现类似趋势,资产证券化产品如ABS的不断发展要求券商提高资产获取、风险定价和主动管理的能力。从企业融资角度来看,CDR以及多层股权结构的开放将带来投行市场的增长突破点,但一方面需要制度配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券商具备更强的资产定价能力。

4

外资进入,率先介入投行业务

摩根大通进驻上海中心,招聘投行团队。最近有自媒体曝料,摩根大通计划在2019年一季度前完成30多人的上海投行团队的组建,主要覆盖中国资本市场业务及跨境并购业务。

另据了解花旗有意脱离之前的合资公司东方花旗,单独建立国内业务,成立投行团队。

现在拥有丰富的跨市场经验的国际机构纷纷进入国内的资本市场,很多外资机构,如摩根大通就曾公开表示,希望在中国快速增长的科技相关交易中赚取更大的份额。

总之,内忧外患之下,国内券商如何杀出重围可能缺得真的不是高素质的人才,而是更多的创新的和一个更开放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

券商,下一步真的需要开下脑洞。

本文首发于来咖智库公众号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Leccur

财经圈里最科技,科技圈里最财经。带给你不一样的独特视角和深度分析。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